桐廬山中贈李明府閱讀答案
《桐廬山中贈李明府》閱讀材料
靜境無濁氛,清雨零②碧云。
千山不隱響,一葉動亦聞。
即此佳志士,精微誰相群。
欲識楚章句,袖中蘭茝薰③。
【注】①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李明府,生平事跡不詳。②零,落。③蘭茝:皆香草名。
《桐廬山中贈李明府》閱讀題目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6分)
A.首句用一“靜”字,概括出桐廬山無世俗渾濁氣息、優雅寧靜的特點。
B.次句用一“零”字,化靜為動,描摹出“清雨”在碧云下的飄零之態。
C.三、四句以遼闊的“千山”與微小的“一葉”對比,突出桐廬山環境的寂靜。
D.五句的“佳志士”照應詩題中的“李明府”,表達出對李明府的贊美之情。
E.前四句寫景著力表現桐廬山的清、靜,為后四句表現李明府的形象做鋪墊。
15.詩歌的最后四句是怎樣贊揚李明府的?請簡要分析。(5分)
《桐廬山中贈李明府》閱讀答案
14.B、C(選正確一項3分,兩項6分。B項“化靜為動”錯,C項二者不構成對比)
15.答:五六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以“佳志士”稱李明府,又說他無人可匹敵,直接贊美李明府;(2分)七八句用典,李明府讓我產生了去讀讀楚辭的沖動,他的衣服經過蘭草熏蒸,贊美李明府的文采和高潔情操:(2分)最后四句,虛實相生,表達出對李明府的高度贊美之情。(1分)
《桐廬山中贈李明府》作者介紹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先世居洛陽 (今屬河南洛陽),后隱居嵩山。 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齊名“郊寒島瘦”。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看了“桐廬山中贈李明府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