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閱讀答案
《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閱讀材料
注:①此詞是作者紹圣三年(1096)貶謫郴陽時在途中驛亭所寫。
《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閱讀題目
8.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詞作簡要分析。(4分)
9.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
《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閱讀答案
8.(4分)這首詞表達了詞人貶謫后的落寞哀傷之情。(2分)長夜漫漫,沉沉如水,秋風陣陣,驛亭緊閉,饑鼠窺燈,曉寒侵被,人聲嘈雜,驛馬長嘶。它通過寫詞人徹夜難眠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現了詞人貶謫途中孤旅難眠的落寞之感,凄苦哀傷之情。(2分)
9.(4分)①比喻,首句把“沉沉的夜”比作水,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深沉如水的夜的凄涼,表達了詩人因被貶謫而沉重的心情。
②首句疊詞“沉沉”,不但表明了夜的深沉,而且強化了詩人沉重凄涼的心情。
③“無寐,無寐”,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詞人因被貶謫而夜不能寐。
④融情于景。首句運用景物描寫,寫出了夜的漫長和凄涼,渲染了悲涼的氣氛,烘托出作者孤寂凄涼的心情
《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賞析
遠離故鄉親人,置身陌生之處,獨宿驛亭之中,其內心不平自不待言。詞以“遙夜”開頭,即表現出流放之人身雖憩而心未穩,一夜輾轉無眠覺得夜色太深、夜程太久的特有感受。 “沉沉如水”的比喻,別有深意。時當深秋,水已寒涼,以夜沉如水為喻,透出詞人內心的寒涼疲憊之感。接下一句,交待夜里涼意來源:原來的陣陣秋風借著夜色不斷襲來,雖然驛亭的門已經緊閉,卻仍然擋不住那一陣緊似一陣的寒意。歐陽修有著名的《秋聲賦》其狀秋聲云:“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遭受貶謫,遠離故土的作者,對深秋夜風的感受,當然比歐陽修更加敏感,其悲感也必然更加深重。歐陽修在夜讀之時,聞聲而驚心,繼而起賞玩之興,而作者卻對這透骨寒冷的秋風,躲之惟恐不及,將驛亭的門閉了又閉,層層阻障,無非是想少受寒涼,暫時獲得心靈的安寧與乎靜。這兩句寫景,看似平實,實際上是字字含情,句句見意,真個是羈愁滿紙。
接下兩句,寫夢醒之后的所見所感。一人在外,當然免不了鄉思人夢,而且看來詞人還是做了一個好夢,所以從夢中驚醒之后,他覺得那份美好的幻想,被殘酷的現實給擊破了。回到現實之中的詞人所看到的,是如豆的油燈,饑餓的老鼠。 “鼠窺燈”的意象,既寫環境之靜,又寫出了環境的寒涼冷清:慣于隱藏在暗處的饑鼠,竟至大膽地窺視起油燈來,可見已經是好久沒有任何人聲動靜了。沉沉如水的夜幕之中,一點如星的燈火,是那么的飄忽不定。以一點暖色調,反襯整個環境的冷色調,冷暖對比,使整個環境更顯清冷寒涼,“霜送曉寒侵被”,既可以說是夢破之后的詞人,切身所感,也可以說是他看到這樣一組景象之后,心生的涼意。
最后一句,寫“夢破”直到天明的所感所聞。由于秋寒襲人,加以思緒難平,詞人再也睡不著了,兩個“無寐”,正是他歸夢難成,夜闌無緒,欲眠不能,欲怨無由的心理寫照,使人仿佛覺得是詞人在萬般無奈之時脫口而出的怨語。“門外馬嘶人起”,終于,一片人聲馬嘶,打破了沉沉夜幕,無寐的詞人也可以暫時拋開那秋夜的寒意,那紊亂的心緒了。但是,一個白晝之后,不又得回到那沉沉如水的遙夜當中,品味那似乎永遠品不完的離愁和凄涼!
看了“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