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阻風三峰下閱讀答案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閱讀材料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③岳陽樓上。
[注釋]①張孝祥:南宋初詞人。這首詞是因船行至洞庭湖畔的黃陵廟下為風浪所阻而作。作者在寫給友人的信中提道:“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 ②波神:水神。③準擬:準定。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閱讀題目
8.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一、二兩句點明了行船的季節,描寫了洞庭湖上風浪未起時的景色。
B.三、四兩句有主觀想象色彩,“鱗鱗細浪”實際上是指滾滾波濤。
C.五、六兩句寫明日風向一轉便可順風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關系呢?
D.七、八兩句寫作者期盼到岳陽樓上聽水下傳來的《霓裳》曲。
9.在這首詞中,作者是以怎樣的胸懷對待風波險阻的?舉出兩處具體進行賞析。(8分)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閱讀答案
8.D
9.(1)達觀、豪邁的胸懷。(2分)(2)提示:如“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明明是行船受阻,卻戲謔為波神留我欣賞斜陽的景觀;如“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的不以受阻為意;如“水晶宮里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既已受阻,不如就此欣賞眼前的風光,聽水波演奏的美妙樂曲等。(例子每個1分,賞析每處2分。表述言之成理,表達順暢)
《西江月阻風三峰下》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行船遇風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見與感受。“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開頭兩句,寫風尚未起時的風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著筆,勾勒出時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見,此時周圍的山色濃郁蒼翠,萬物生機勃勃,開花的花朵艷麗,結果的果實累累;“十里湖光”寫出湖面寬廣坦蕩。這兩個對偶句用“滿載”和“平鋪”相對,將湖光和山色一并畫出,前句說美麗的秋景盡收眼底;后句說無風時湖水平穩,遠遠望去,就象“平鋪”在那兒。水光山色,交相輝映,船上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此二句純屬寫景,而作者張孝祥欣悅之情盡在其中,即所謂景中有情。“波神”二句說,水神有意留住我觀看夕陽西下的美麗景色,放起魚鱗般的波紋。這是寫的天氣乍變,微風初起時的湖上景色,也是變天的前兆。有經驗的船工勢必要拋錨停舟,采取應急措施,因為這霞光輝映,“鱗鱗細浪”過后,將是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描寫的“濁浪排空”、“檣傾楫摧”的惡劣天氣。這兩句以幽默的手法寫航船遇風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襯出作者此時的心境十分安閑自在。用“斜陽”點明時間是傍晚,以“細浪”說明天氣變化,要起風,皆是妙筆。
下片由景入情。風浪過后,湖平浪靜,詞人想象明天一定會天氣轉好,風勢轉順,心情愉快地說,即使今天露宿湖面,涼風侵襲,心里也十分愜意。“水晶宮”一句,馳騁想象,造景奇特,照應“波神”,眼前似乎是水府魚宮伴著秋風,輕打著木船,發出陣陣聲響,就像是水族們演奏的《霓裳羽衣曲》,美妙動聽。最后以“準擬岳陽樓上”作結,表示他一定要登上岳陽樓欣賞洞庭湖的美景。提起岳陽樓,人們就會聯想到范仲淹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詞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潛意識里仍受范氏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理想所驅動,他希望有朝一日能一展抱負,建立功業。
全詞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想象豐富,筆力雄放,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濃厚的浪漫色彩和風趣詼諧的語言,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獨具風格。
看了“西江月阻風三峰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