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清時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注]①帑:國庫中的錢幣。②葑:蕪菁,又名蔓菁。一種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③節宣:節制和排放。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時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屬 屬:連接 B.過高糜帑 糜:消耗
C.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弱:減少 D.清時治水善相度情形 相:治理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清時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屬 B. 遏水使入馬場湖,蓄以濟運,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焉用亡鄭以陪鄰
C.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因參用其法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3.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李清時善于治水的一項是
① 擲碎石積水中,潮退則以木攔之 ②令以石壘兩旁,積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滾水壩,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時規分水口,令南壩加長,北壩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諸弊,歲減派料至千余萬斤 ⑥徒步按行諮訪,必得要領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面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的一項是
A.乾隆皇帝南巡時,有人建議重新挖掘一條水道,便于民船通行,而李清時卻力排他議,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條“副河”。
B.李清時小時在海邊見人們先在海水中投入石塊,潮水退后,用木樁攔住,然后在石塊上填土,以此來造田,這給他治水以很大啟發。
C.曹縣發水時,大水流入微山湖,又從韓莊的湖口流出;而這里的閘口狹窄,水流受阻,清時下令毀掉北面的堤壩,挖溝排水。
D.李清時在任河東河道總督時,運河東岸曾經決口,他主動請求前往治理,廣泛征求意見,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復了原貌。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D(觀察,察看)
2.B(兩個“以”都為連詞,表目的。A前一個“于”為介詞,在;后一個“于”為介詞,向。C前一個“而”為連詞,表轉折;后一個“而”為連詞,表遞進。D前一個“因”為連詞,于是;后一個“因”為動詞,依靠)
3.C(①是清時小時看到的捍海為田者的做法,③是皇上的命令,⑤不是治水的環節)
4.D(“自請議處,原之”意思是:李清時自己向皇上請求處分,皇上原諒了他)
看了“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