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期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時間:
子文2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孫期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孫期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①皆(執)經壟畔以追之( )②期驅豕入草不(顧)( )
15. 孫期身為儒生而不恥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澤”、“驅豕入草”分別有什么目的?
(2分)
答:
16. 孫期雖為布衣,卻被記于史冊,為史家所稱道。請結合選文分析孫期有怎樣的品質?(2
分)
答:
《孫期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4. ① 持;或“拿”;或“握”② 回頭;或“回頭看”;或“轉過頭看”;或“看”(共1分,每小題0.5分)
15.“牧豕于大澤”目的圍繞“奉養母親”回答;“驅豕入草”目的圍繞“拒絕做官”回答。(共2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16. 圍繞“勤學;孝順;能吃苦;仁讓;淡泊名利;鄙棄功名”回答。(共2分,結合原文1分,質1分,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孫期傳》參考譯文
孫期,字仲彧,濟水之南成武人。少年時為讀書人,勤奮學習典籍。家貧,服侍母親非常孝順,在大沼澤中養豬,來奉養他的母親。遠方的學人跟他學經義的,都在田野中拿著經文追著他請教。附近的村落都被他的仁愛、謙讓所感化。黃巾之亂,賊子蜂起,(到處侵擾地方,但為孫先生道德所感化,)相互之間商定到哪個地方去,都相約不犯孫先生家。郡太守以孫為人方正舉薦他做官,派遣小官送來羊酒,請他定時間出發,孫期(卻)驅趕著豬進入草叢,頭也不回。司徒黃琬(知道孫品行道德學問很高),特地征辟他出山為官,(他卻)不出門應辟,(最后)死在家中。
看了“孫期傳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