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答案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材料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題目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節選的第②段主要論證了:“讀書應該也必須深入研讀”。
B、孔子讀《易》的事例證明“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乃讀書之術。
C、“老吏史苦之”與“坡灑然不倦”對比,證明讀書貴在樂學。
D、虞世南等人的事例與孔子、蘇東坡的研讀形成了鮮明對比。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答案
9.清(1分) 鄭燮(1分)
10.(3分)讀書把看了一遍便能背誦作為值得肯定的才能,(其實)是最不能成事的。
11.C(3分)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參考譯文
讀書把看了一遍便能背誦作為值得肯定的才能,(其實)是最不能成事的。
眼里看得清楚,心里匆匆而過,(其實)留在心中的并不多,(這樣)看來看去眼睛根本應付不過來,就像看歌舞場中的美女,看上一眼就過去了,和我(又)有什么相關呢?自古以來過目成誦的人,有誰(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研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都斷了好幾次,不知道他翻閱過幾千幾百遍了,精微的語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鉆研越深入,越是深入鉆研就越是不知道它的盡頭。即使是像孔子那樣不用學習而懂得道理,能從容不迫地實行大道的圣人,也不會停止刻苦勤奮地學習人情事理的功夫。蘇東坡讀書不需要讀第二遍,然而他在翰林院時讀《阿房宮賦》直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覺得他讀得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怎么能因為看一遍就能記誦,便丟下書本,草草結束學習呢!只有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一生讀書從不讀第二遍,但他們始終也沒有寫出好文章。
看了“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