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魯絜非書文言文閱讀答案
《復魯絜非書》文言文閱讀材料
《復魯絜非書》文言文閱讀題目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崇山峻崖崇:高大
B.今夫野人孺子聞樂孺子:讀書人
C.必有一當當:適當
D.殆近于二公焉殆:大概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劃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陰陽剛柔,其本二端奚以知其然也
B.則品次億萬險以遠,則至者少
C.夫文之多變夫晉,何厭之有
D.文之至者,通乎神明相與枕藉乎舟中
小題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B.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C.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D.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小題4:把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
(2)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
(3)歐公能取異己者之長而時濟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
《復魯絜非書》文言文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D
小題4:(1)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個性氣質,就像登臨高處眺望遠方,像君臨天下讓萬眾朝拜,像擊鼓激發成千上萬名勇士去戰斗。
(2)觀看他們的文章,唐詩它們的章句,而作者的性格、情感和外表、狀態,也全都不一樣啊。
(3)歐陽公能學習與自己網格不同的人的長處,來經常補益自己的陰柔之美,曾公能避開自己的短處而不顯現出現(不至于過分陰柔)。
《復魯絜非書》文言文參考譯文
姚鼐聽說天地之道,只是陰陽剛柔罷了。文章是天地的精華,是陰陽剛柔之氣表現的。 只有圣人的話,是陰陽剛柔二氣的交融而不偏重。但是《易》《詩》《書》《論語》所載的, 也間或可以用剛柔來區分。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說話、表達也有適宜的方式。自從諸子 以后,所做的文章,沒有不有所偏重。那些得到陽剛之美的人,那么他們的文章就像雷霆, 像閃電,像長風從山谷中出來,像崇山峻嶺,像大江決堤,像駿馬奔馳。那光彩,像明亮的 太陽,像燃燒的火焰,像鑲嵌金花的金屬。那對于人,就像登臨高處眺望遠方,像君王使萬 眾朝拜,像擊鼓激發上萬名勇士去戰斗。那些得到陰柔之美的人,那么他們的文章就像初升 的紅日,像清新的風,像云,像霞,像煙,像幽深的樹林,像曲折的澗水,像微動的水波, 像珍珠玉石的光彩,像鴻鵠的鳴叫聲直入天空。那對于人,高遠得像嘆息,深遠得像思緒, 溫和得像欣喜, 凄傷得像悲戚。 觀看了那文章, 朗讀出那聲音, 那么寫文章之人的性情形狀, 都不一樣啊。
再說陰陽剛柔,根本只有兩樣,造物者把它夾雜著,而氣有多有少,有進退有消長,那 么就會多達成億成萬,以至于不可勝數,萬物就生發出來了。所以說一陰一陽是天地之道。 文章的變化多端,也像這樣罷了。夾雜二氣而偏重一方面是可以的,但如果偏重到了極點, 一種有而另一種卻完全沒有,還有那些剛算不得剛,柔算不的柔的,都不能夠說是文章。宋 朝歐陽修、曾鞏的文章,都是偏于柔美一方的,歐陽修能夠吸取與自己不同的人的長處,而 時常彌補自己文章的不足, 曾鞏能夠避免自己的短處而不犯錯。 我看您的文章差不多接近這 兩人了。 承您寄來的文章,刻本本來是給我的,(我就收受了),鈔本謹慎地封好寄還。但是 鈔本不能勝過刻本。文章各體裁中,書、疏、贈、序最好,記事文次一些,論辨文又次一些。 我在那里私自加了幾句評語,不一定恰當。《梅崖集》果然有過人的地方,可惜我沒有見到 那人。令郎和令甥都是有天才的人,不可限量,隨他們的喜好,做他們的文章,不要拘束他 們的途徑為好。秋天還熱,您身體好嗎?千萬自己保重。
看了“復魯絜非書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