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塞外雜詠閱讀練習及答案
林則徐《塞外雜詠》詩詞閱讀原文
林則徐
天山萬笏②聳瓊瑤,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注釋:①此詩作于作者被革職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時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記事。
林則徐《塞外雜詠》詩詞閱讀題
閱讀林則徐《塞外雜詠》,回答問題。(4分)
(1)具體分析“天山萬笏聳瓊瑤”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天山什么特點?(2分)
(2)體會“我與山靈相對笑”中“笑”的含義,并說說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林則徐《塞外雜詠》詩詞閱讀題答案
(1)(2分)比喻,以“萬笏”比喻天山山峰;用“瓊瑤”比喻天山山頂積雪(1分,答出“比喻”即可)。表現了天山高聳峻峭(或眾多連綿)、潔白晶瑩的特點。(1分)
(2)(2分)“笑”表面上是詩人將“山靈”引為知己,彼此相視 而笑,實際上卻是作者因遭受貶 謫,遣戍邊疆的自嘲(或是寂寞的苦笑)(1分)。表達的是作者被貶邊疆滿懷愁情、滿腔不平(1分)。
林則徐《塞外雜詠》詩詞參考譯文
天山雪峰,數以萬計,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潔白,它們導著作者西行,一路上與作者為伴、互慰寂寥。被貶途中,只有寂寥雪山相伴,憂心如焚卻無人可傾訴,只能與山靈相對笑,扼腕長嘆,一夜黑發變銀絲,報國無門的憤懣心情難以消除。
林則徐《塞外雜詠》詩詞賞析
詩從寫景入手:“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天山雪峰,數以萬計,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潔白,它們導著作者西行,一路上與作者為伴、互慰寂寥。詩中所謂的“寂寥”,不僅是林則徐在充軍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場上的孤獨。清朝后期,朝廷腐敗無能,外國侵略者先是以鴉片毒害中國,待中國“幾無可以御敵之兵,無可以充餉之銀”時,繼而又以槍炮掠奪土地。人民水深火熱,國家危在旦夕。在此緊要關頭,林則徐極力主張抗外,并以“虎門銷煙”事件震驚中外。而以皇帝為首的“求和派”卻甘受屈辱,茍且偏安,并無理地排斥和打擊“主戰派”。林則徐的心情,與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摸魚兒》中所寫的“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一樣,空有殺敵報國的拳拳忠心,卻得不到朝廷理會,其中的“寂寥”,可謂刻骨銘心。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更難消。”一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墮落的王朝里倍受排擠,被貶途中,只有寂寥雪山相伴,憂心如焚卻無人可傾訴,只能與山靈相對笑,他笑出了報國無門的內心之痛,扼腕長嘆,一夜黑發變銀絲,他的笑令人悲痛。
看了“林則徐塞外雜詠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