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親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治水必躬親文言文閱讀材料原文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治水必躬親文言文閱讀題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泥于掌故 泥:拘泥 ②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躬:親自
③非相度不得其情 相度:觀察 ④親勞胼胝 胼胝:手腳因勞動而磨成的繭子
2、指出下列加點的詞的古今義。
①泥于掌故 古義:古代的典章制度 今義:歷史上的人物事跡、制度沿革等
②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古義:完成、做好 今義:舉起、抬起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譯]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遠遠地躲過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辦不好了。
4、請從本文中概括出兩個成語:好逸惡勞、見利忘義。
5、文中“海忠介”即指海瑞,是明朝(朝代)曾經罵過皇帝的清官,與包公齊名,人稱“海青天”,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雜文家吳晗曾寫過一部關于他的歷史劇《海瑞罷官》 。
6、文中提出的治水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答]既不可執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
7、作者認為“事舉”“水利興”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答]躬親、清廉(用原文“冒雨沖風,親給錢糧,不扣一厘”也行)。
8、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證明“治水必躬親”這個觀點的?
[答]事實論證、對比論證。
9、除海瑞治水外,請列舉我國歷史上其他的治水名人,并簡要介紹其事跡。
[答]①禹: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用疏導的方法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
②李冰:秦時蜀郡太守,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
③范仲淹:北宋文學家,在江蘇東部海濱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澤后代;治理太湖時,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閘”三者并重的治水方式。
10、海瑞墓室后擴建了“揚廉軒”,亭柱上刻有海瑞的兩副對聯,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請結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提示:能從海瑞一生正氣、清正廉潔、大公無私這一角度談看法即可。
二:
1、請選擇理解有誤的一項( )
A、“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寥寥幾字,塑造了海瑞不怕艱險、身先士卒的形象。
B、海瑞的隨從官吏,以海瑞為榜樣,清正廉潔,不橫索百姓一錢。
C、文章列舉海瑞的事情是從反面說明治水如何才能成功,然后,有從正面說明水利不興的原因,前后對比,觀點鮮明。
D、文章以海瑞的事情為榜樣,深刻說明了“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2、海瑞當年是如何治河的?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3、海瑞是一個廉潔奉公的清官,也是一個身體力行、操勞奔忙、造福百姓的實干家。下面這些句子,分別表現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質?
①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
②親給錢糧,不扣一厘……
4、為什么說治水“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用課文原句回答。
5、治水要防止哪些現象?用課文原句回答。
治水必躬親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1、C
2、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于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3、①為真實、全面地了解情況,不辭勞苦、事必躬親。②廉潔奉公、造福百姓。(意近即可)
4、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
5、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
治水必躬親文言文參考譯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淺有深,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如果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如果不經過訪問,征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從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時候,穿著輕裝便服.冒著風雨,在荒村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親自發錢糧給民工,不苛扣一厘錢,并且隨同的管理差役也沒有橫行勒索一文錢財.必須要像這樣以后事情才能辦成功.如果貪圖安逸,害怕辛勞,計較私利,忘記公益,遠遠地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辦好了.
看了“治水必躬親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