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絕編苦讀閱讀答案
《司馬光絕編苦讀》原文閱讀
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司馬光絕編苦讀》閱讀習題及答案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患記問不若人患:擔心
②迨能倍誦乃止迨:等到
2.翻譯句子
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
(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C)
A.用力多者收功遠。
B.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4.文中“獨下帷絕編”寫只有司馬光獨自苦讀,其中化用的表現孔子讀書勤奮的成語是韋編三絕。并談談你的體會:
學習的態度要勤奮,讀書的方法要背誦。
《司馬光絕編苦讀》閱讀翻譯
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答的能力不如別人。
大家在一起學習討論,別的兄弟已經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馬光卻)獨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他所精讀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
司馬光曾經說: “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司馬光絕編苦讀》閱讀拓展
本文記敘了司馬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尤其是“書不可不成誦”、“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等觀點,確是學習的準則。 要學習司馬光那樣勤奮苦學的精神。
全文主旨句:書不可不成誦 (讀書不能不背誦積累)
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學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這個成語是“韋編三絕”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于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
這段悠游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司馬光的獨樂園,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資治通鑒》書局所在地。這里環境幽美,格調簡素,反映了園主的情趣和追求。其書局在汴京時已奉詔成立,除了司馬光之外,當時的著名學者劉恕、劉攽和范祖禹都參與了書局的工作。其中,司馬光任主編,劉恕、劉攽、范祖禹為協修,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擔任檢閱文字的工作。
司馬光來洛陽后,便把《資治通鑒》書局由汴梁遷到洛陽。在獨樂園中常住的不僅有書局的工作人員,當時洛陽的名賢如二程、邵雍、文彥博、呂蒙正等也常來此聚會,堪稱是一個學術中心。
看了“司馬光絕編苦讀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司馬光勤學》閱讀答案及譯文
2.《司馬光砸缸》文言文閱讀題答案
3.20篇古詩詞閱讀的題及答案
4.畢淑敏幸福盲閱讀題答案
5.2015年烏魯木齊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6.《丟失的東西》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