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節馬文言文答案
《虎門節馬》文言文閱讀
《虎門節馬》閱讀習題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
(1)則昂首而去( )
(2)指為陳公馬( )
小題2:下列對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人呼喚著馬,說能帶著它回去,馬就急忙搖著尾巴隨他回家
B.有人呼喚著馬,說能帶著它歸還給主人,馬就急忙搖著尾巴追隨
C.有時馬呼叫著,盼望著有人帶它回去,馬就急忙搖著尾巴追隨它
D.有人呼喚著馬,說能帶著它回去,馬就急忙搖著尾巴追隨她。
小題3:馬“放置香港山中,草亦不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這正是它“守節不變”的具體表現。
小題4:節馬者,都督陳連升之馬也。”由馬見人,人和馬的“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質。
《虎門節馬》閱讀答案
小題1:(4分;各2分)(1)離開 (2)是
小題2:A
小題3:(2分)以其地為夷有也
小題4:(3分)忠于祖國(維護民族尊嚴)(2分;若答“熱愛祖國”,得1分;答“抗擊侵略者”,得0分)勇于犧牲(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等)
《虎門節馬》閱讀翻譯
被叫做節馬的,就是都督陳連升的馬。庚子年冬天,沙角淪陷,陳連升父子戰死。馬被(逆=悖逆,夷=外國人)英國人捕獲送到了香港,英國人們喂它食物卻不吃,(一旦有人)靠近就用蹄子踢擊。(有人)跨上去就搖晃要把人摔下來,被生氣的英國人用刀砍也不服從,放養到香港山中,喂草也不吃,向沙灘北面悲鳴。
被喂食的話必須用手捧起食物,如果放在地上的話,馬就會昂首離開,認為土地已經是外國人所有的了。每次有華人圍著看,指著它說是陳都督的馬,它就潸然淚下;有人說能帶它回到清國,它就急迫地搖尾巴跟上去,然而英國人始終不肯放它回去,以至于它一直挨餓、形銷骨立,但仍然堅守著節操不變。
道光皇帝在位的壬寅年(1842年)四月,馬死于香港。
《虎門節馬》閱讀注釋
①逆夷:對外國侵略者的蔑稱,這里指當時侵略中國的英軍。
②斫(zhuó):大鋤,引申為用刀、斧等砍削。
③道光壬寅:即18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