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字公孫閱讀答案
“馮異字公孫”原文閱讀
(選自《后漢書·馮異傳》有刪改)
“馮異字公孫”閱讀習題
5. 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赤眉引軍還擊 還擊:回來攻擊
B. 軍士皆言愿屬大樹,光武以此多之 多:稱贊
C. 乃詔異軍栒邑 軍:駐軍
D. 異上書言狀,不敢自伐 自伐:親自討伐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 時異從兄孝從光武,因薦異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 異以士卒饑倦,可且休 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C. 禹不聽,復戰(zhàn) ,大為所敗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D. 諸將共攻冀,不肯拔,欲且還休兵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7. 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馮異善于用兵的一項是(3分)
①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 ②時天寒烈,眾皆饑疲,異上豆粥
③余眾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誘 ④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于道側
⑤上書思慕闕廷,愿親帷幄 ⑥潛往閉城,偃旗鼓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③④⑥
8. 下列對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馮異曾為王莽舊吏,在潛出城巡視屬縣時,被漢兵捉住。經人推薦被劉秀召見。后來成為光武帝獨當一面的一員大將。“上豆粥”一事可見其與光武帝為患難之交。
B. 每當諸將領談論功勞時,馮異常躲避在大樹下,軍中稱他為“大樹”。雖然大家愿意跟隨他,但此事也不能不表現(xiàn)出他還缺乏大將風度。
C. 在最初攻打赤眉時,馮異認為士卒饑倦,應該休息,不宜出戰(zhàn)。鄧禹沒聽他的意見,繼續(xù)出戰(zhàn),而赤眉軍失敗,棄輜重而逃。
D. 馮異認為長久在外帶兵,心里很不踏實,就呈奏章說思慕朝廷,希望在朝廷任職,光武帝沒準許。后來有人說馮異在關中獨斷專行,光武帝親自拿奏章給他看,他十分害怕,又呈奏章表示感謝。
9.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可稍以恩信相誘,難卒用兵破也(3分)
②賊見勢弱,遂悉眾攻異,異乃縱兵大戰(zhàn)(3分)
③后數引宴見,定議圖蜀,留十余日,令異妻子隨異還西(4分)
“馮異字公孫”閱讀答案
5. D
6. C
7. D
8. A
9. ①可以慢慢地用恩德信義引誘他們投降,難以在短時間內用武力打敗他們。
②賊兵看到馮異兵力薄弱,于是出動全部人馬圍攻馮異軍,馮異這才出動大軍決戰(zhàn)。
③后來多次被光武帝召見,宴請,商議平定蜀地,過了十多天,皇上讓馮異的妻子兒女跟隨馮異一起回到關中。
“馮異字公孫”閱讀譯文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漢兵起,異以郡掾監(jiān)五縣,與父城長苗萌共城守,為王莽拒漢。及光武為司隸校尉,道經父城,異等即開門奉牛、酒迎。光武署異等為主簿。
及王郎起,光武自薊東南馳,晨夜草舍,至饒陽無蔞亭。時天寒烈,眾皆饑疲,異上豆粥。明旦,光武謂諸將曰:“昨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及至南宮,遇大風雨,光武引車入道傍空舍,異抱薪,鄧禹熱火,光武對灶燎衣。異復進麥飯菟肩。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士皆言愿屬大樹,光武以此多之。
異自以久在外,不自安。后人有章言異專制關中,斬長安令,威權至重,百姓歸心,號為“咸陽王”。帝使以章示異。異惶懼,上書謝曰:“臣本諸生,遭遇受命之會,充備行伍,過蒙恩私,位大將,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國家謀慮,愚臣無所能及。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杰競逐,迷惑千數。臣以遭遇,托身圣明,在傾危混淆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詔報曰:“之于國家,義為君臣,恩猶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懼意?”
六年春,異朝京師。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愿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愿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
攻匡等且一年,皆斬之。諸將共攻冀,不能拔,欲且還休兵,異固持不動,常為眾軍鋒。明年夏,病發(fā),薨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