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第一單元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初一文言文閱讀1:賣油翁
初一文言文閱讀習(xí)題
以 錢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瀝 之
【小題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2分)
(1)但微頷之()
(2)睨之,久而不去()
【小題3】下列句子中加線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以我酌油知之寧可以急相棄邪?B.康肅笑而遣之卒輦而致之C.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自三峽七百里中D.康肅笑而遣之有寄千金而無券【小題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爾安敢輕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取一葫蘆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讀完這個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個成語概括)(1分)______________
初一文言文閱讀答案
【小題1】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畫對兩處給1分)
【小題2】(1)點(diǎn)頭(2)斜著眼睛看
【小題3】B
【小題4】(1)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技?(2)就取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
【小題5】熟能生巧。
初一文言文閱讀2:觀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①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②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③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初一文言文閱讀習(xí)題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
①僅如銀線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③天下之偉觀也④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⑤勢極雄豪⑥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⑦以此夸能⑧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①
②
③
【小題3】請用括號在原文中標(biāo)出正面描寫海潮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jìn)行描寫的?
【小題4】第一段結(jié)尾引用楊誠齋的詩句有何作用?并將其翻譯出來。
作用:
翻譯:
【小題5】本文重點(diǎn)描寫,對于的描寫襯托了重點(diǎn)描寫的,主次分明。
【小題6】潘閬《酒泉子》也是描寫觀潮盛況的。詞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描述的情景與文中的“”相同,而“手把紅旗旗不濕”則與文中的“”幾乎完全相同。
【小題7】文中總寫大潮的句子是:“。”寫潮的描寫順序是。
初一文言文閱讀答案
【小題1】①幾乎,將近②僅僅③景象④看⑤氣勢⑥陣勢⑦本領(lǐng),技能⑧能夠
【小題2】①當(dāng)潮水從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時候,(遠(yuǎn)遠(yuǎn)看去),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②翻騰著身子變換著各種姿態(tài),而旗尾一點(diǎn)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③食物和別的各種東西都比平常貴上一倍。
【小題3】(方其遠(yuǎn)出海門……勢極雄豪。)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進(jìn)行描寫。
【小題4】作用:對上文進(jìn)行形象概括,既呼應(yīng)了首句,又為下文作了鋪墊。
翻譯:海水涌起來,成為銀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橫著,潮水給系上一條白玉的腰帶。
【小題5】水軍和健兒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觀潮者之眾
【小題6】“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而旗尾略不沾濕”
【小題7】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由遠(yuǎn)及近
初一文言文閱讀3:攘雞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攘:偷、盜。損:減少。斯“這、這樣。
初一文言文閱讀習(xí)題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4分)
月攘一雞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斯速已矣
【小題2】把下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小題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初一文言文閱讀答案
【小題1】每月有的人這停止
【小題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道義,就要迅速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小題3】對于錯誤,要下決心立即改正,決不能借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