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閱讀答案
《捕蛇者說》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lì)事者,更(gēng)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cù)。殫(dān)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háo)呼而轉徙(xǐ),饑(一作餓)渴而頓踣(bó),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huī)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視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sì)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sì)夫(fú)觀人風者得焉。
《捕蛇者說》習題
17、解釋上面文段中加點的字的意思。(4分)
(1)余: (2)于: (3)嘗: (4)是:
(5)以: (6)信: (7)孰: (8)為:
18、給下列字注音。(4分)
(1)孰 (2)斂 (3)俟 (4)夫
19、翻譯下列兩個句子。(4分):
(1)苛政猛于虎也。
譯:
(2)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譯:
20、作者聽了蔣氏的話后更加悲傷的原因是:(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答:
21、作者寫《捕蛇者說》的目的是:(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答:
22、作者引用孔子的話,目的是什么?。(2分)
答:
23、這段話表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答:
24、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說》這篇文章,會不會采取措施減輕農民的負擔?為什么?。(4分)
答:
(只要說得有理即可)
《捕蛇者說》參考答案:
17、(1)余:我 (2)于:比 (3)嘗:曾經 (4)是:這句話
(5)以:從 (6)(6)信:真實可信 (7)孰:誰 (8)為:寫作
18、(1)孰Shú (2)斂liǎn (3)俟Sì (4)夫fú
19、(1)苛酷的統治比老虎還兇啊! (2)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20、苛政猛于虎也。
21、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22、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揭露當時統治者加在百姓頭上的賦稅比毒蛇還毒的黑暗現實。
23、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24、不可能找到解決減輕農民負擔的方法。
由于時代和階級的限制;當時政治腐敗,戰亂不絕,統治者根本不顧人民的死活,他們所關心的只是權力和財富,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他們不會發善心減輕人民的負擔。(只要說得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