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古典的夕陽閱讀答案
《追逐古典的夕陽》閱讀材料
我惟有用心靈回答。
全球性的現代文明使人類進入了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時空,同時,物質主義所帶來的文化弊病也被人們所痛陳。倘使物質文明需要人類以大自然的破壞為犧牲代價,以人的潔凈靈魂作祭祀的供品的話,那么,在兩種文化的抉擇中,我們更向往古典的、自然的文化與人性。
懷舊,作為現代文明的悖反,它往往是以一個貶義詞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甚至本世紀的一位偉大的鄉土小說作家也曾說過“回憶是有毒的”箴言,但我仍然以為懷舊作為一種文化回眸的生存觀念和方式的追覓,自然是人類撫慰自身心靈的一貼精神良方。
近幾年來,我去過蘇州的周莊、同里,每每都是被擁擠的人群簇擁、鞭策著游走,人們似乎不是來尋找一塊寂靜的古典文化氛圍,而是為“到此一游”而走動著,這與逛上海的城隍廟、南京路又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呢?
古典的人文景觀似乎永遠不再,而你想親近一下大自然,恐怕也會感到失望了。黃山近年來是整潔干凈了,很有點一塵不染的清潔味道。然而,過于整潔的黃山到處都露出了它的人工斧鑿之痕,昔日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被一把掃帚、一根鐵針掃蕩得干干凈凈。張家界、九寨溝可謂天賜之自然造化,但據撐船的船家告之,那里的人工污染足以使它們在21世紀內消滅在中國的版圖上!
現代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文化負效應,人在物的面前變得畸形委瑣,自然在物質面前也失卻了昔日的風采。
所有這些,我們只能靠回憶、靠夢境、靠文學創作來再造。這“白日夢”是人類的幸還是不幸呢?是人類進化史上的喜慶還是悲愁呢?
當我咀嚼昔日文化的神韻時,當我擁抱親吻大自然泥土的芳香時,我才能真正體會到現代物質文明剔除的文化危機。
我居住在這有著深厚底蘊的古城里,我十分喜歡沿著那充滿著古意滄桑的城墻蹀躞;我也十二分愉悅地留連于中山植物園,感謝蒼天造化,給南京留下了這一片寧靜而典雅的自然去處,在人跡罕至、群山環抱的蒼翠之間,你盡可以在空山鳥語的熱帶雨林中諦聽天籟之音,那幾萬種植物將你包圍在大自然的清新之中,讓你切切實實感到遠離紅塵、漸近自然的妙處。
除此之外,中山陵一帶的陵墓文化也讓你領略著“古道、西風、瘦馬”的意蘊,亦足以勾起你對千古歷史的遐思。只要你肯走近它。
現代文明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傾述孤獨,恐怕是當下現代文明病中最好的療救的方式,但要找到醫治靈魂創痛的醫生是很難尋覓的,仿佛“他人即地獄”的陷阱無處不在。
然而,我還是要尋找,找到他以后,我們一起坐在世紀末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陽下,去品嘗這充滿古典人文景觀的城堞,去體味這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清新芬芳。
《追逐古典的夕陽》閱讀題目
小題1:在文中,作者描寫了哪些自己向往的景觀?(6分)
小題2:文章第二段提到的“古典的夕陽”一詞,所指是什么?在全文有何作用?(5分)
小題3:根據文意,概括物質文明給我們帶來的弊病有哪些?(6分)
小題4:下列對此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這篇散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我們今天的文明,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所處時代的弊病,但書寫的戀舊情懷有點落后于時代。
文章對人們游山玩水的心態進行剖析,指出他們游山玩水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找一塊寂靜的古典文化氛圍,只是為了“到此一游”而走動著。
南京作為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那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潤的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讓作者切切實實感到遠離紅塵,漸近自然的妙處。
在文中,作者感嘆到:古典的人文景觀已經永遠不再;你想親近一個大自然的愿望,恐怕也只能是一種“白日夢”;人類生存的環境已被破壞的面目全非。這些感嘆說明了人類素質沒有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而提高。
文中多處運用設問句和反問句,以表達作者自己的向往和憂慮,引發讀者思考。
《追逐古典的夕陽》閱讀答案
小題1:①寺廟那座斑駁陸離的木結構的茶樓酒肆,
②南京城里充滿著古意滄桑的城墻,
③寧靜而典雅的中山植物園、中山陵。
小題2:指的是: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染的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2分)
作用:(每點1分)①點題;②前后呼應; ③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點明作者所追逐的對象。
小題3:①破壞了古典文化的神韻和大自然的清新芬芳;②造成了人們的孤獨,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小題4:C. E
看了“追逐古典的夕陽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