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詩與功利教育閱讀答案
《神童詩與功利教育》閱讀材料
誠然知識能改變命運,但如果將其庸俗化為追名逐利,就誤入了歧途。反思眼下的反貪,總有些木已成舟的馬后炮之感。要從源頭上防微杜漸,有必要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對一些學校提倡學生閱讀的《千字文》《神童詩》等來一番梳理,像湖北、山東一些教育部門,已經采取措施,刪除了“書中自有黃金屋”和“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句。此舉,港臺一些學者認為影響了原著的完整性。但筆者以為,時代變了,教育也要變,否則就是拿糟粕當香餑餑,飲鴆止渴,幫倒忙了。
《神童詩與功利教育》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于“功利教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宋真宗趙恒所作的《勵學篇》把讀書后考取功名作為人生第一出路,這既是一種功利教育,更有貪官文化之嫌。
B.“書中自有黃金屋”和“書中自有顏如玉”是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歷來是讀書人的動力,它們腐蝕了讀書人的思想。
C.文人汪洙為了迎合皇帝,搜集整理出了《神童詩》,將讀書功利化更進一步,詩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便是證明之一。
D.《神童詩》中的作品全部都以宣揚讀書做官為題材,認為讀書人一旦考取功名,就會名利雙收,擁有金錢美女,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儒家提倡“學而優則仕”。漢以后,儒術得到極大尊崇,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這使“學而優則仕”的含義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B.不論是韓愈還是顧炎武,甚至乾隆皇帝都意識到,為學者在功名利祿的巨大誘惑之下,除了謀官,什么都不關心。
C.在“升官發財”思想的支配之下,為學者一旦當了官,只能是瘋狂斂財,“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就不足為奇了。
D.“知識改變命運”此話不假,但我們也不能將其庸俗化為追名逐利,否則便是誤入了歧途,對受教育者是一種誤導。
小題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認為今天反腐形勢如此嚴峻,主要是因為千百年來升官發財已成為相當一部分讀書人的追求,積重難返。
B.道德高地失守的某些大學培養出來的人雖然智商高,但他們可能會極端利己,這樣的人一旦掌握權力,造成的危害會很大。
C.反思眼下的反貪,總有些木已成舟的馬后炮之感。要想真正杜絕腐敗之風,就必須得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
D.湖北、山東一些教育部門,對《千字文》《神童詩》等書中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和“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句進行了刪除,但港臺一些學者以及作者本人都認為此舉影響了原著的完整性。
《神童詩與功利教育》閱讀答案
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D
看了“神童詩與功利教育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