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真理閱讀答案
《藝術與真理》閱讀材料
這一點往往被人否認,然而這種否認是出于誤解。我們已經區分了思維的兩種形式,即意識和理智。理智涉及的是事物之間的關系,由于理智的真理是特殊類型的真理,即一種關系的真理,因此,理智就具有一種理解它的特殊方式,即論證或推理的方式。意識本身,因而藝術本身,并不是理智,它既不論證也不能論證。它不能說“這個因此就是那個”,或者說“這個因此就不是那個”。如果有誰認為理智是思維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他就會認為,任何沒有包含論證的東西就不可能是一種思維的形式,因而就不可能涉及真理。由于注意到藝術并不論證,他就會推理說,藝術與真理毫無關系。
指出一個人情感的真實性依然是真實性,這樣來駁斥上述論點幾乎是不值得進行的。當一個詩人今天厭惡生活并這樣說時,并不是說他保證明天仍然厭惡生活,但是,他今天厭惡生活則完全是真實的。他的厭惡可能是一種情感,但是他感受這種情感是一個事實;對生活的厭惡可能是一種外表現象,但是所表現的事實則是一種實在。“一個女人不能既有可愛的美德又有令人討厭的惡習,或這個世界不能夠既是一個天堂又是一個垃圾堆。”——對于持這種論點的人,可以用詩人的名義這樣來回答,即論證者似乎對邏輯的了解要比對女人的了解或者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更多。
藝術對真理并不是漠不關心的,它實質上是對于真理的追求。但是,它所追求的真理并不是關于關系的真理而是關于個別事實的真理。藝術所發現的真理是那些單一的而且自足的個體存在,從理性觀點看來,它們都成為“項”,理智的任務就是確定或理解這些“項”之間的關系。這些個體存在中的每一個,當藝術發現它時都是一個完全具體的個別,理智的作用還沒有從它身上抽象出過任何東西來。每個個體都是一種經驗,其中起因于我自己的東西和起因于我的世界的東西還沒有被區分開來。
(節選自《藝術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3月版,有改動)
《藝術與真理》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說法,與文章內容不相符的兩項是(5分)( )
A.把想象和虛擬混為一談的人,都持有“藝術家是一種騙子”這種觀點。
B.凡是認為藝術是純“想象”或“經驗”的人都忽略了藝術的表現功能。
C.藝術家在一生中某一時刻創作某個作品正好說明藝術能表現的功能。
D.藝術家的意識活動也是一種思維,其作品的價值和真理性是同一回事。
E.由于藝術家的思維沒有包含論證,就被人誤解為“藝術與真理毫無關系”。
小題2:下列表述中不屬于作者觀點的一項是(3分)( )
A.一切有價值的藝術品必然呈現真理性。
B.藝術家的“意識”是一種思維的形式。
C.理智思維者都否認藝術與真理的關系。
D.藝術所追求的是關于個別事實的真理。
小題3:文中引述“一個女人不能既有可愛的美德又有令人討厭的惡習,或這個世界不能夠既是一個天堂又是一個垃圾堆”一句有何目的?(4分)
小題4:根據文意,為什么說“藝術”實質上是“對于真理的追求”?(4分)
《藝術與真理》閱讀答案
小題1:AD
小題2:C
小題3:一則用來諷刺那些偏頗的邏輯思維者;(2分)二則用來說明藝術家情感的真實性依然是真實性,在“偏頗的邏輯思維”那里不可調和的矛盾,往往在藝術家這兒就是一種真實的存在。(2分)
小題4:(1)藝術不僅具有想象的功能,同時也具有表現的功能。(2)藝術家在一生中某一時刻創作這個作品,必然是力圖敘述真理,在這個作品是一件好的藝術品的前提下,其藝術價值和它的真理性是同一回事。(3)好的藝術作品必然表現“情感的真實性”,雖然那是單一的而且自足的個體存在,但也是關于個別事實的真理。
看了“藝術與真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