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思考更聰明閱讀答案
時間:
子文2
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躺著思考更聰明》閱讀材料
不少名人的事例也證明了躺著思考能增智。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每天24小時中,竟有16個小時躺在床上沉思冥想,使他完成了享有盛名的著作《方法論》。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的傳世之作《人間喜劇》巨著,其中約有一半的構思初稿是在臥思中進行的。我國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在古稀之年作畫,總是先擺好紙筆硯墨,在躺椅上靜思。據稱,他的很多名畫也都是在臨界思維狀態下完成腹稿的“臥思”作品。
《躺著思考更聰明》閱讀題目
14.為什么“躺著思考更聰明”?
15.根據所學的說明文相關知識,簡要分析第3段劃線句的表達效果。
16.第3段加點的“也許”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17.這篇文章是圍繞哪幾個方面來給我們介紹“暈”的?。
18、文中說“躺著思考更聰明”,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請簡單說說。
《躺著思考更聰明》閱讀答案
14. 答:(1)躺著能夠降低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有助于更清醒地思維。(2)躺下時,大腦處于充氧充血狀態,使大腦細胞能夠充分地發揮作用。
15.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強調突出地說明了人們躺著思考更聰明。
16.不能去掉。“也許”表明推測、猜測的意思,在文中指“大腦中去甲腎上腺素的影響被降低與血液循環的關系更大”只是一種推測,并不是完全得到證明的確定結論;如果刪去就表示是肯定的結論,與事實不符。它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所以不能刪去?
17.解釋概念、追溯歷史、解釋成因、說明作用
18.示例1:生活中,我有過這樣的體驗。有一次,一道數學題難倒了我,我躺在沙發上,閉目思考,大腦更清醒了,從而想到了解題的方法。。示例2:生活中,我沒有這樣的體驗。因為每次躺下的時候,我都想著睡覺,沒有思考問題的習慣。(可以回答有,也可以回答沒有,但都必需要有說明。)
看了“躺著思考更聰明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