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閱讀答案
《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閱讀材料
《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閱讀題目
7、下列關于“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義”是非正式規范之一,在社會整合方面展現出異常強韌而深遠的力量。
B、“義”是重要的儒家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它詮釋為自制、自律和利他。
C、“義”屬于道德范疇,早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期就已出現。
D、“義”的內涵、外延隨著社會發展而有所不同,但其語意核心從未變化。
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關公所代表的“義”,成為一種社會規范,它能調節超越血緣家族關系的更廣泛的社會關系。
B、關公摒棄空洞的理論著述,他用行動闡釋“義”,是“義” 的實踐者,這樣,他的影響力超過所有人并流芳百世。
C、關公與朋友幾經離合、艱辛備嘗、同生共死,其待友之道是各朝代流動社會公共空間中最為需要的,它成為中國人的基本道德標準之一。
D、通過宗教與史詩的雙重途徑,關公文化遠播到蒙、藏、滿等多個民族和周邊國家地區。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儒家思想中,“仁”“義”本為一體,是用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他們的作用相同。
B、“情義”“忠義”都屬“義”的范疇,前者是隨著歷史發展和社會流動性不斷增大而產生的,后者是隨著宋代“國家民族”概念的出現而產生的。
C、“義”的觀念貫穿中國歷史歷經三千年不衰,也是關公文化中擁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決定元素。
D、重塑關公形象,弘揚“義“的傳統,有利于推動文化建設,但對此類歷史文化資源的利用須以理性分析、揚棄為前提。
《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閱讀答案
7、B(張冠李戴。原文的表述是“繁體‘義’字下有個‘我’,可以看做自制、自律”,而“利他”是“18世紀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中”提出的與“義”很接近的一種主張。)
8、B(無中生有。原文說“孔子、孟子都有理論著述流傳至今,但關公沒有,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實踐者,他用行動闡釋‘義’” 關公是沒有,而不是摒棄。)
9、A(“‘仁’‘義’本為一體”于文無據,“作用相同”與文中董仲舒的解釋矛盾。
看了“關公文化的現實意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