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噪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閱讀答案
《消滅噪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閱讀材料
人類聽覺器官的反應是非線性的,這使情況更復雜。不可避免的是,即便移除了90%的噪聲,我們也基本注意不到;與之相比,只要能控制住九成的垃圾、氯氟碳化合物乃至盜賊,就算是大功一件了。對那些為噪聲所苦的人、房屋乃至社區來說,不達到百分之百完美是不行的。隔音做得再棒的建筑,哪怕有一扇窗戶破碎,其給人的感覺也不會比一座胡亂搭建的茅屋好多少。類似地,只要有下面任何一樣東西出現,最靜謐的鄉間公路也會失去安寧:不合適的空調、靈敏過頭的汽車報警器、立體聲音響乃至路人的隨身播放器(A)。
二
噪聲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它難以得到控制的原因之一。噪聲是噪聲制造者的權力來源,與海報不同,它無法被忽略。各種社會組織成員——掌握權力或為之奮斗的,均以噪聲為工具:摩托車手、運動員、賽事觀眾、人群管理者……從雷霆萬鈞到教堂圣樂、喧鬧“小夜曲”,從小號到留聲機、擴音器,歷來如此。從喜愛抽水機發出尖叫的礦工,到手提錄音機和音響的時尚潮人,再到在飯店里沖著手機喊叫的游客,噪聲是很多人刻意的追求。
噪聲權力的反面是,誰要是抱怨它,誰就會被當做是軟弱的。這一點適用于反噪聲人士。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他們無法像大選期間的政治家一樣沿街巡游,通過擴音器吼出“少制造些噪聲”的呼吁;他們自然而然地被大多數人視作一群與時代脫節的、百無一用的家伙。一個安靜的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回報只是不被他人打擾,這和被外界忽略差不了多少。
三
傳統社會里,人們朝九晚五,居住在各自的社區,晚上十點半酒吧關門,所有人在午夜前均已入睡。因此,在夜間控制噪聲可謂輕而易舉。而今,人人都有了制訂自己作息時間表的權利,所以,就“噪聲”的定義取得一致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噪聲類型達成共識也困難非常。
我們會為居住在一個沒有垃圾的世界興奮不已,但在一個沒有噪聲的世界里,誰都不可能真正的輕松自在。我們中的許多人,難道不是瘋狂地迷戀狂歡派對、大馬力汽車、超音速客機甚至是清晨響起的聒耳鳥鳴(B)嗎?難道我們不需要電鈴、警報器和汽笛嗎?
的確,當我們肆無忌憚地欣賞搖滾樂,或是與同好三五成群地歡歌勁舞時,我們正無所顧忌地將自己的選擇凌駕于他人之上。簡而言之,一個人表達自我、快樂生活的權利,是無法與他人享受寧靜的權利完美共存的;即便如此,二者都是不容抹殺的自由。
在“何為噪聲”的問題上,我們至今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今后恐怕也永遠不會達成。
(據2014年11月19日《青年參考》,有刪節)
《消滅噪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閱讀題目
19.簡要說說畫橫線的句子“音樂中的不和諧也會有令人不安的特質”所要表達的意思。(4分)
20.畫波浪線的兩處列舉了一些聲音(聲源),作者舉這些例子的意圖分別是什么?(5分)
21.根據文意,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怎樣控制噪音及其危害?(6分)
《消滅噪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閱讀答案
19.(4分)【不論是什么噪聲(2分)都令人難受(2分)。(或“哪怕是再輕微的噪聲(2分),也令人難受(2分)。”“難受”可以有“不安”“煩惱”等類似表達。)】
20.(5分)【A處是為了說明任何噪音都可能造成很大困擾(任何聲音都可能破壞寧靜);B處是為了說明人們不容易就“噪音”的定義達成共識(類似表達也可以:B處是為了說明人們不容易就“什么是噪音”這個問題取得一致意見;B處是為了說明一部分人所認為的噪音恰恰是另一部分所喜歡的聲音)。】
21.(6分)【①在靜謐的時段、空間保持安靜。②加強修養,不刻意用噪聲來證明自己的存在。③學習了解對抗噪聲的專業知識,用以消減噪聲(或用以消減噪聲造成的影響)。④不過度使用可能制造噪音的設備、用品。⑤享受聲音帶來的快樂時,要盡可能尊重他人享受寧靜的權利。(每答對1點得1分,答對4點即可得6分。離開本文內容,不屬于“日常生活”的,不能算對。)】
看了“消滅噪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