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閱讀練習及答案
《白色污染》閱讀材料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結構非常穩定,很難被自然界的光和熱降解,并且自然界幾乎沒有能夠消化塑料的細菌和酶,難以對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會腐爛。正是因為塑料降解時間長,所以潛在的危害更大。當廢舊塑料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垃圾場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進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會影響土壤內的物質、熱量的傳遞和微生物的生長,改變土壤的特性。由于塑料制品生產時加入的添加劑是有毒的,當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劑便會釋放,污染大氣和水資源。而廢棄在地面或水上的廢舊塑料,容易被魚、馬、牛、羊等動物當做食物吞入,塑料在動物腸胃里消化不了,會導致動物腸胃肌體損傷和死亡,這種"白色污染"現象在動物園、牧區、農村和海洋屢見不鮮。
據報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產量為3600噸,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廢塑料垃圾日產量為7700噸,每年總量約為29萬噸。這些數據是駭人聽聞的,解決白色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已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縮短了其降解周期。我國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紙質、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在一些鐵路列車上使用,從而緩解了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程度。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廣的情況下,加強資源再生利用。
據報道,我國北方某城市已引進了3條流水線,每天可處理10噸廢塑料,至少60%可提煉成油品,剩下的通過焚燒轉化為熱能,可用于住宅小區的供暖。
美、日等發達國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快餐餐具,我國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為此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不過,要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一定要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培養人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否則,治理“白色污染”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
《白色污染》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白色污染”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
A.指廢舊塑料充斥于各種場所,在公園、車站、影院、風景名勝區和公路、鐵路沿線隨風飄揚,影響城市和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的污染現象。
B.指人們隨意拋棄在自然界中的廢舊塑料,破壞環境美感,影響農業生產,危害人體健康,危及動物安全的污染現象。
C.指鐵路行業由于管理不善,隨意將用過的塑料餐具拋之車外,在鐵路兩旁已經形成兩條白色污染帶的群眾反應特別強烈的污染現象。
D.指廢舊塑料作為生活垃圾進入土壤中后,影響土壤內的物質、熱量的傳遞和微生物的生長,改變土壤特性的污染現象。
2.對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與日俱增。
B.人們對廢舊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缺乏足夠的認識,環境保護意識薄弱。
C.塑料制品多屬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種場所。
D.廢舊塑料很難被自然界的光和熱降解并且難以對其生物降解。
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關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響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廣。
B.加強對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變廢為寶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可降解塑料,大大縮短了其降解周期,解決了“白色污染”的問題。
D.治理“白色污染”必須加強和完善環保立法,減少塑料垃圾的產量。
《白色污染》閱讀題答案
1.B;A未能揭示的“白色污染”內涵。C對“白色污染”定義過窄,不準確。D只揭示了“白色污染” 對農業生產造成危害的一面,以偏概全。
2.A 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是人為的,是環保意識薄弱,加之“白色污染”處理起來尚有一定的困難,與經濟的發展、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無關。”
3.C;大大縮短了其降解周期,無法得出解決了“白色污染”的問題的結論。
看了“白色污染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