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微信的主題閱讀》閱讀答案
《關于“微信”的主題閱讀》閱讀原文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時語音通訊軟件,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和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幫用戶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截至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曾在27個國家和地區的App Store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問卷調查】
2013年“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在“問卷星”網站發起了關于微信使用狀況的問卷調查,以下是部分調查數據。
(1)你是否使用過微信? (2)用戶主要使用微信的哪些功能?
【微信生活】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對這句微信的廣告語,人們在7月22日上午經歷過微信網絡故障之后,有了更深的體會。很多人在數小時的故障期內不停地用手機嘗試登陸微信,因為他們發現自己與“小伙伴們”失去了聯系;盡管傳統通訊方式電話和短信平臺全都暢通無阻,但他們似乎更習慣于通過微信“朋友圈”來跟朋友們互通有無。微信已成為風靡網絡的交流平臺。作為一種更快速的即時通訊工具,微信具有零資費、顯示實時輸入狀態等功能。每天有大量的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之間流傳,或發布個人生活動態,或交流內心感悟,或轉發佳作段子,“奇文共賞之”。
【新增功能】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并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微信公眾號主要是面向名人、政府、媒體、企業等機構推出的合作推廣業務。公眾平臺在認證之后有二維碼訂閱、消息推送、品牌傳播等特色功能,是企業進行營銷推廣的有效手段。
【各方聲音】
加強微信監管有助于為青少年打造一個更為健康的互聯網空間。如果微信中不良信息泛濫、謠言滿天飛、暴戾之氣橫行,無疑會對下一代的成長產生讓人難以想象的影響。在不分級、不設防的微信面前,青少年有足夠的抵抗力嗎?
——《人民網》2013.8
公安部交管局微信公眾平臺“公安部交通安全微發布”于2014年3月19日正式上線。目前已開辟“權威發布”“你問我答”“小馬說交通”等欄目,定期向社會發布權威交管資訊、傳播交通安全知識,并答復網友咨詢,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公安部交管局微信公眾平臺
據統計,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杭州警方共接到與微信有關的詐騙、盜竊案件近20起。 有網友就這樣說,“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一個個案例提醒人們,微信在給人們帶來快樂和便利同時,也可能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在使用時如何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不被泄露,保障我們的人身安全不被侵害,這是使用者、運營商和相關管理部門都要面對的新課題。
——摘自“焦點訪談”
微信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態度,做人的態度和生活的尺度!
——網友 等一個晴天
微信的出現正是希望人們在孤獨或者無助的時候,能得到一份安慰,同時也方便了朋友之間的各種聯系,拯救我們那日漸淡漠的友情和親情!
——網友 逝水無痕
《關于“微信”的主題閱讀》閱讀習題
5.微信和傳統通訊方式比,有什么優點?請根據上述材料簡要概括。(2分)
6.【微信生活】中提到“微信已成為風靡網絡的交流平臺”,結合材料說說“風靡”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
7.右圖為微信開啟頁面,請結合材料探究其設計內涵。(4分)
8.“微信來了”,有人欣喜,有人擔憂,有人淡然,你持怎樣的態度?請結合材料具體說明理由。(3分)
《關于“微信”的主題閱讀》閱讀答案:
5.(2分)(1)能快速(或即時或能靈活地)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2)能通過微信“朋友圈”來跟朋友們互通有無,能和好友分享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3)能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和特定群體的全方位溝通、互動。(4)零資費
(評分標準:1點1分,答出兩點即可)
6.(3分)(1)從使用的人數上可以看出微信的流行之廣:從材料【微信簡介】中介紹 “截至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億”,材料【問卷調查】中圖表顯示92.97%的人使用過微信;(2)微信的使用率非常高,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傳統的交流方式:材料【微信生活】中表述:在微信幾小時的故障期中盡管電話和短信平臺全都暢通無阻,但他們更習慣于通過微信“朋友圈”來跟朋友們互通有無,可以看出微信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
(評分標準:能運用一方面材料解釋“風靡”得2分,兩方面材料得2分)
7.(4分)(1)人站在地球面向往遠處眺望,包含著微信給了人們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的寓意。如微信中的“朋友圈”,可以發布個人生活動態,或交流內心感悟,或轉帖,不僅提供豐富的信息,也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人與人的交流。(2)整個畫面廣闊遼遠,而人顯得如此渺小,人類的孤獨是普遍存在,微信作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工具,以強大的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給我們的心靈帶來安慰。
(評分標準:共4分。能結合材料來探究內涵,意近即可,答出1點得2分。)
8.(3分)示例一:欣喜,因為微信方便了朋友之間的各種聯系,增強日漸淡漠的友情和親情(【媒體信息】的“材料三”)(2)微信朋友圈里每天有大量的文字在微信“朋友圈”之間流傳,或發布個人生活動態,或交流內心感悟,或轉帖佳作段子,“奇文共賞之”(材料【一個生活方式】)。(3)公安部交管局微信公眾平臺的“權威發布”“你問我答”等欄目能讓我們了解即時信息。
示例二:擔憂,帶來快樂的同時,它也可能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與微信有關的詐騙、盜竊案件頻發(【媒體信息】“材料二”)可見“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
示例三:淡然,網友“等一個晴天”說“微信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態度,做人的態度和生活的尺度!” 微信雖然擁有許多優點,甚至取代了傳統通訊方式,但是畢竟只是一個通訊工具。(結合“微信簡介”)。
(評分標準:表明觀點或態度1分,結合具體材料1分,闡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