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閱讀答案
《大自然的啟示》
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仍然不斷地受到大自然的啟示。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蝙蝠高度靈敏的超聲定位的本領,科學家發明了“聲納”,并已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儀器外形像一副眼鏡,鼻梁上裝有超聲波發射器。超聲波被障礙物反射回來后,經過儀器上的傳感器接收,變成人耳可聞的信號,通過顳側的兩個耳機提供給盲人的雙耳,從而判斷出障礙物。因此戴上這種超聲眼鏡,經過一段訓練后,盲人便能辨認各種障礙物。
由于深入地研究了蛙眼的功能,美國的仿生學家發明了一種命名為“蛙眼”的儀器,它可以選擇并錄下只為使用者所需的圖像,而對于不需要的圖像則不會作出反應。將這種“蛙眼”裝在飛機上,就可以探測導彈,進行空中偵探。
由于研究了游泳冠軍——海豚和鯨的體型,讓最新式的核潛艇按海豚的輪廓和比例來建造,就使潛艇的航速提高了25%。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于是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了。它使人們從無意識地接受生物的啟示,變成有意識地學習生物的各種“絕技”。從信鴿的定向和飛行到蒼蠅的楫翅振動,從蛇的紅外線定位器到鷹的電光眼,從蜘蛛絲到鱷魚淚,從葉脈的結構到動物的關節等等,自然界充滿了秘密,到處是我們學習的課堂。人們必將充分利用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啟示,來為人類造福。
《大自然的啟示》習題
(1)加粗詞解釋不正確的是
[ ]
A.盤根錯節(交錯)
B.不勝枚舉(勝過)
C.應運而生(順應)
D.輒(于是)
(2)用現代漢語翻譯第一段中所引用的古文。
1)而知為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以為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說最后一段中引號的作用。
1)“仿生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絕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
A.第一句 B.第二句
C.第三句 D.第六句
(5)第一段中加粗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說說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
①傳說我國西漢末年就有人身插大鳥的翅膀,從高處滑翔下來。
②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仍然不斷地受到大自然的啟示。
(7)本文是一篇______說明文。
(8)本文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啟示》答案:
(1)B
(2)1)就懂得造車。2)就用這種原理制成了船。
(3)1)表示特定稱謂。2)表示著重指出。
(4)B
(5)受到生物的啟示,進行創造和發明
(6)①“西漢末年”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②“許多”是表示范圍的副詞,說明是發明中的多數。這兩個詞語的運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7)事理
(8)時間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