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與柿樹閱讀答案
《桐花與柿樹》閱讀材料
那是一叢叢潔白的桐花,過去常常開在公路的山道兩旁,汽車在山谷中爬坡而上,首先③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的潔白,它比火還耀眼,我會突然從心里說:“又是春天了!”一年四季都在城市工作,忙得感覺不到季節變化的人,在這充滿清新氣息的山野,突然見到大片桐花,這種喜悅與感慨是難以形容的。所以,桐花常常令我產生許多遐想。但是,它更多的是勾起了我對往事的懷念。在十年動亂的年代,我被關在一間工廠做“牛鬼”,被強迫勞動,天未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掃凈工廠廠區。這間工廠靠著一座山,四周有許多桐樹,每天都落下許多桐花,它們散落在空曠地和道路中。朝陽未出,天還很暗,我就穿著一件厚衣裳,“沙沙”地從高處掃往低處?;ㄕ粗端€是很美的,卻白得令人悲傷,一堆堆地往洼地掃去。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第二年又是一天一天地掃到不見桐花落。
?、芡┗ㄔ谖倚闹惺且欢渚蜐嵃锥制鄾龅幕?,它叫我咀嚼著苦難的往事。
?、萑欢腋矏鄣氖乔锾彀导t的柿樹。它像一個壯實的漢子站在山間,臉色微紅,充滿豐收的喜悅。它殷紅色的果實是飽滿的,累累地垂在枝頭,沉甸甸的招人喜愛;它肥大的葉經過風霜以后,也葉葉金紅,像火苗一樣生動、美麗。
⑥在春天和秋天的山道上,我常常懷著桐花的憂傷,也激動于柿樹的喜悅。柿樹,常常是給人以奉獻。唐代有書云:“柿,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它有上百甚至三百年的樹齡,它是質地堅硬的木材,它夏日生出成片的綠蔭,它的霜葉隨著節氣從暗紅變成鮮紅,令人注目,而它的果實過去常常是供養幼兒和老人的。父親常常對我說:“你是吃柿餅飯長大的。”我也常常對我的女兒說:“你是吃柿餅飯長大的。”但后來者不都是這樣了,他們不懂柿餅為何物,因為他(她)們是吃牛奶或昂貴的“力多精”長大的!但是,我想吃“力多精”的不見得個個聰明,吃柿餅飯的也不見得是愚蠢,到底是時代不同了。而柿餅,老年人還是要吃,據說它的營養高,可治療老年性白內障。它給人間是一種奉獻。
?、呷缃袢松耐砬镆芽靵砼R,我應像一棵柿樹。
《桐花與柿樹》閱讀題目
小題1:作者為什么要反復強調桐花潔白的顏色?(4分)
小題2:文中穿插父親對“我”和“我”對女兒的話,其作用是:(6分)
(1)
(2)
小題3:桐樹的開花與柿樹的結果處在不同季節,作者把它們放在一起來寫,它們必然有聯系,也有所象征,請分析其聯系與象征意義。(8分)
小題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
A.散文的特點之一是線索清楚,它把眾多“形散”的材料如串珍珠般的 串起來做到“神聚”。本篇便是以“我”的經歷為線索的。
B.本文以花和樹喻人,抒寫作者對人生的理解和對人生的態度,是一篇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
C.文章以“潔白”的桐花和“殷紅”的柿樹相映襯,在表達上很有美感;在內容上寄托著作者深沉的追憶情緒和熱切的奉獻之情。
D.作者在文中說“我常常懷著桐花的憂傷,也激動于柿樹的喜悅”,這是說桐和柿給我的感覺是不同的。桐留給我的只是傷心罷了,而柿,完全與它相反。
E、開門見山,貼緊題意,描寫經歷,直抒胸臆,行文如行云流水,是本篇寫作上的主要特色。
《桐花與柿樹》閱讀答案
小題1:桐花的潔白有純美的憂傷之感,桐花與“我”的苦難經歷有聯系,有象征意義并貼緊主題
小題2:(1)為了說明柿餅的作用,突出其奉獻的精神。(2)為下文抒情作鋪墊。
小題3:桐樹是春天的產物,柿是秋天的收獲,所謂“春華秋實”。文中桐花與作者的痛苦經歷相聯系,柿則與奉獻相聯系。
它們象征著:人生經歷了艱難坎坷的洗禮,會更加成熟起來,有所收獲,有所奉獻。
小題4:BC(A、不是以“我”的經歷為線索的;D、桐留給“我”更多的是啟示;E、不是直抒胸臆)
看了“桐花與柿樹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