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呼喚閱讀答案
《另一種呼喚》閱讀材料
那日走江,峽中山光水色令人頓生一路沖動。江是長江,峽是三峽,我能麻木嗎?行至秭歸,這種沖動變得具體。秭歸是屈原故里,拜謁大文豪,想說點什么,又怕說不出點道理來,心生惶恐,看看總是可以的。
兩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鄉(xiāng)似城似鄉(xiāng),古墻豁口取民宅一堵風火墻,斑駁出悠悠歲月。剃頭匠挑子橫著橫著量完小巷,不緊不慢的吆喝聲古歌一樣綿長。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詩人的秭歸有廟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幟屈原,一派蒼樸古雅終未曾把它經營成旅游勝地文化名城。在這里,我聽到另一種呼喚。
長江彎彎回浪,臨北岸有一片軟水,江中的激流沖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軟水溫柔而明凈。軟水叫屈原沱。傳說屈原有位賢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時她是農婦,概無錦衣富貴。兄弟被流放她歸來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遠在流放,呼喚聲天天在呼喚:“兄弟,屈子,歸來兮!”汨羅江中一縷英魂托夢姐姐,他已憤怒地隨水而去,他將留戀地隨水而歸。次日女媭翹首江邊,一條大紅魚溯流而上,面對女媭,魚頭點三下魚尾搖三下,巨口一張吐出個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魚頓時失影。傳說凄美而離奇,人民性極強,秭歸人都能言說而且不走樣。這故事的純樸,還在于呼喚魂兮歸來的是姐姐而不是戀人或者母親。屈原在秭歸,同于鐘馗在我的家鄉(xiāng),又成了家家門上一幅畫,概無官爵,一個巴東小老頭,還原于民間,我想這當是屈原最好的歸宿。
秭歸城秋風陣陣,屈原沱清波漪漣,《離騷》在故里,化為清風一片,凈水一片。注:箐(qìng),山間的大竹林,泛指樹木叢生的山谷。(選自《百年百篇經典美文》)
《另一種呼喚》閱讀題目
1.文章主要是寫屈原,卻為什么要從鐘馗像寫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內容,理解下列兩個句子的含義。
(1)屈原像“是我爺爺鄉(xiāng)土師爺身份的徽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總深得他很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系全文內容回答:“另一種呼喚”呼喚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文章題目命名為“另一種呼喚”,表明作者極力反對把屈原的形象神化的觀點。
B.文中寫到劉勰梁啟超等人把屈原的名句懸于案頭,說明了屈原對后世影響深遠。
C.文章對屈原故里秭歸古城的描寫,是為了批評現代人沒有把它經營成旅游勝地。
D.作者認為屈原懷石投江和寫《離騷》是文人的迂腐,但不影響屈原精神光照千古。
E.文章結尾一段的描寫,是對家鄉(xiāng)人把屈原像貼在門上、他魂歸故里的形象化描寫。
《另一種呼喚》閱讀答案
1.因為①鐘馗是鎮(zhèn)邪避妖打鬼的神,為民造福;而屈原有忠心為國、情系蒼生而九死不悔的精神,與他相似。②與鐘馗對比,說明作為人的屈原已被神化,受百姓朝拜。③引出下文,為后文表達應將屈原還原為真實的人作鋪墊。
2.(1)①顯示爺爺特殊的鄉(xiāng)土師爺的身份。②爺爺因擁有屈原像而驕傲和自豪。
(2)①畫面上的屈原形象給人一種凄冷的感覺。②被神化的屈原讓人敬畏,使產生一種距離感。
3.屈原是雖有超常的政治智慧和文人的才干、高尚的人格和九死不悔的精神,確實令人尊敬,但是他也是從民間走出去的,應當具有常人的感情,一樣有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一樣有對親人的深情,應將他還原為人性的一面。(意對即可)
4.AC
看了“另一種呼喚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