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殘雪閱讀答案
《時間的殘雪》閱讀材料
火焰后的灰燼其實就是時間的殘雪。這些美麗的、白色的翅膀安靜地垂落下來,然后消失……
之后,就再也沒有人能描述火焰曾經的、真實的樣子了。
我從冬天末尾的黑屋子中走進春天最初的山崗。早晨燦爛的陽光中,滿山崗都是殘雪被陽光燒灼時發出的輕輕的、咝咝的聲音。殘雪卷著身體,在濕漉漉的山崗上三五成群地曬著太陽。
如果閃電已經橫空出世,那么雷聲是不是就要滾滾而來?地壤下冬眠的蟲子是不是就要蘇醒?那個名叫“驚蟄”的調皮孩子是不是就要把地上的殘雪驚嚇得魂飛魄散,以至于連身體都會躲進時間深處?蟲子和殘雪在同一條路上相逢,匆匆忙忙的它們甚至來不及相互問一聲好,就錯身而過了。松軟、濕潤的土地中,麥苗舒展開了身肢,而草則笑嘻嘻地露出了星星點點細小的牙齒。
是誰在這山崗上放牧這嬌小的白羊?是誰在這山崗上放牧這時間的殘雪?
時間在達利的畫筆下可以折疊,而殘雪呢?柔軟的殘雪卻不能被一個真正的、關注時間的憂世傷生者保留,哪怕是一個短暫的季節。美麗的殘雪在我們的面前匆匆走過。啊!殘雪,你發出的足音是溪流、是瀑布、是東去的大江,還是枝頭音樂般閃爍異彩的晶露?
我坐在山崗的石頭上,任由殘雪在我的心中徐徐地漫漶,感受殘雪熱烈的簇擁。一條小路曲曲彎彎,我留不住你們,就像我留不住我自己。你們也留不住我,哪怕你們在這山徑兩旁伸出溫情真摯的手,想拉住我在風中飄拂的衣襟。
除了山崗上停留著殘雪外,河流上也有殘雪,樹枝上也有殘雪,但鳥巢上沒有。黑黑的鳥巢像是冬天中落盡枯葉后的果子,碩大,飽經風霜。
殘雪不時從樹上喀嚓一聲落下來,落到地上和河中。這是春天來到時,注定要發生的事情。那些枝上的嫩芽齊心協力,“嗨”的一聲便把殘雪從自己的身上推了下來。
有薄冰嚓嚓破碎的聲音,這聲音和河上的殘雪一起順流而下。明亮的陽光從天而降,直達河上漂流浮升的碎冰。從碎冰上折射出來的光斑在我黑色的衣裳和樹下的陰影中閃閃爍爍。殘雪就在這些沾著陽光的浮冰間安靜地穿行,而我卻看不見河邊牧鵝的少年。
是的,在這個季節,殘雪將從我們的眼前溜走,就像那些暗藏心機、調皮的白鵝從牧鵝的少年的竹竿下溜走一樣。我們觸景生情地張開嘴巴,卻無法唱起往日的牧歌。時間已經使我們再也找不準那首老歌的調子。即使殘雪漫漶的水痕最終也干枯消失得蹤跡全無。
《時間的殘雪》閱讀題目
1.同樣是寫火苗即將熄滅,第二自然段用“騰跳”,第三自然段卻用“掙扎”來描繪它,這是為什么?簡述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文中劃線句子“蟲子和殘雪在同一條路上相逢,匆匆忙忙的它們甚至來不及相互問一聲好,就錯身而過了”含義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語言形式唯美,立體鮮活,靈動跳躍。請從不同的修辭角度任選三例具體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文章對“時間的殘雪”的具體思考中,我們可以解讀出作者對時間這一古老話題的新思索和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請結合全文簡要闡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的殘雪》閱讀答案
1.“騰跳”寫出了火苗對生命的十分珍惜的主觀情感,表現出火苗生命雖短暫卻十分充實、美麗。“掙扎”則寫出了生命消逝的必然性,在時間老人面前,瀕臨死亡的任何努力均是徒勞的。
2.殘雪是會被“驚蟄”嚇得魂飛魄散的舊冬象征,而蟲子則是從“驚蟄”后醒過來的新春代表。兩者匆匆擦肩而過,形象地表明冬去春來新舊交替的必然性。
3.本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清新靈動。比如:
①擬人。“那些枝上的嫩芽齊心協力,‘嗨’的一聲便把殘雪從自己的身上推了下來”賦予“嫩芽”這一靜態的事物以人的動作,“齊心協力”、“推”以及人的聲響“嗨”,活畫出嫩芽初生時蓬勃的朝氣和旺盛的活力。
②比喻。“這些美麗的、白色的翅膀安靜地垂落下來”將“灰燼”喻為“美麗的、白色的翅膀”,形象地寫出了灰燼垂落時的輕盈、飄逸,表達了對火焰即使在最后一刻也盡量輝煌美麗的禮贊。
③反問。“殘雪,你發出的足音是溪流、是瀑布、是東去的大江,還是枝頭音樂般閃爍異彩的晶露”自然而然地引起讀者的遐思,豐富了殘雪足音的意境。
4.雖然時光易逝,青春難再,但作為一個關注時間和憂世傷生的人,作者從另一個角度渲染了一種積極的亮色,那就是執著生命和抗衡時光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作者認為,雖然我們無法感動時間老人,但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與時間拔河,與時間作戰。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看了“時間的殘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