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退兵閱讀答案
《朱先生退兵》閱讀材料
第二天一早,張總督起來時,已經找不著朱先生,連連嘆惋:“這個呆子,書呆子!”隨之帶了一排士兵乘車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經踏上成陽大橋,一身布衣一只褡褳一把油傘,晨光熹微中,仍然堅持著晨誦,連嗚嗚吼叫的汽車也充耳不聞,直到張總督跳下車來堵住去路,朱先生才從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現實中來,連連道歉:“總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擾你的瞌睡就獨自上路了。”張總督好氣又好笑說:“這十二個衛兵交給你,請放心。我已經給他們交待過了。”朱先生轉過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兒的兵士,搖搖頭說:“這十二個人不夠。把你的兵將一滿派來也不夠。要是你能打過方升,你還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這十二個兵丁帶回去護城吧!”張總督不由臉紅了說:“那你總得坐上汽車呀!”朱先生不耐煩了:“我給你說過,我聞不慣汽油味兒……”說罷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進入晨誦了。張總督追上來再次相勸。朱先生卻輕輕松松地說:“你誦一首成陽橋的詩為我送行吧!”張總督心不在焉又無可奈何地誦道: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朱先生擊掌稱好之后,自己也吟誦起來: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成陽橋……
朱先生吟誦至此,熱淚涌流,轉過身扯開步徑自走了。
兩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復命張總督。這時,方巡撫已經罷兵,帶領二十萬大軍撤離姑婆墳,回歸甘肅寧夏去了。
張總督立即傳令備置酒席,為朱先生接風洗塵壓驚慶功。朱先生從褡褳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來。張總督難為情地說:“先生這不寒磣我嗎?”朱先生不以為然。吃罷喝了一杯熱茶,背起褡褳告辭。張總督死拉住不放:“我還想請先生留下墨寶。”朱先生又放下褡褳,執筆運腕,在宣紙上寫下兩行稚頭拙腦的娃娃體毛筆字:
腳放大,發鉸短
指甲常剪兜要淺
張總督皺皺眉頭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說:“我這回去姑婆墳,一路上聽到孩童誦唱歌謠,抄錄兩句供你玩味。”說罷又背起褡褳要走。張總督先要用汽車送,又要改用轎子,又要牽馬馱送。朱先生說:“不宜車馬喧嘩。”
(節選自陳忠實《白鹿原》,有刪節)
《朱先生退兵》閱讀題目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張總督的信,既交代了社會背景,又說明了誠請朱先生的理由,刻畫了一個愛好和平、一心為民的革命軍將領形象。
B.咸陽橋送行,張、朱二人分別吟誦了兩首古詩,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無奈,是應景之誦;后者發自肺腑,是對自已此行安危的憂慮。
C.小說最后“腳放大,發鉸短/指甲常剪兜要淺”的題詞內容,不僅反映了民聲,也表達了朱先生對革命軍破除陋習、清廉為政的期望。
D.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動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說刻畫了他愛讀詩書、不畏權貴、低調淡泊、勇敢從容的性格特征。
E.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時,主要采用語言、動作及心理描寫,將人物放和典型環境中加以凸顯。
8.本文語言很有特點,請簡要概括分析。(4分)
9.朱先生幫助張總督實現了愿望,但又處處拒絕張總督。小說這樣寫有何用意?請談談你的理解。(6分)
《朱先生退兵》閱讀答案
7.CD(A“愛好和平、一心為民”不準確,B“對自己此行安危的憂慮”不妥,E心理描寫不是主要方式。每項2分)
8.①人物語言極具個性,朱先生的語言文言化、書面化,張總督的語言粗魯、口語化。②敘事語言簡約、平實,大多直陳其事,少有修飾。③古雅厚重有韻味,多有詩詞歌謠入文。(每點1分,3點4分)
9.①使故事更曲折,增強了文本張力,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在矛盾中,刻畫并豐富了二人的性格,尤其是顯示了朱先生的人格和威望。③強化主題,通過拒絕,表明朱先生此行的目的是為民請命,贊美了知識分子的擔當。(每點2分)
看了“朱先生退兵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