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遙看近卻無閱讀答案
《草色遙看近卻無》閱讀材料
④漸漸的,云霧中的燕山越來越清晰了。到了山腳下,有大石如臥,近前轉身坐定了,無意間,向著來路抬頭一望,怎么?小橋頭,疏林邊,那曠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綠!仔細看去,還含著幾分鵝黃——好嫩,好新鮮。可那曠地,分明是我才經過的,沒見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遲,正當我才上了小橋那陣兒,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兒飛落在林邊了?我猛地站起來,朝著那片草色奔去。小橋下,流水依然遲遲的;林邊曠地,又在腳下了。仍舊是幾多衰草,一帶疏林。莫不是春天怕這里寒肅,剛落腳,竟又攜著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飛去了?
⑤哦,這不正是“草色遙看近卻無”!
⑥重又跑回山腳下,大石跟前;轉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邊,草色依稀,似乎比剛才又濃了些,也擴展了些。“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早春草色,為什么只可遙看呢?回想一路所見,——是了,說是來尋春,卻只低眉順眼,眼界自然僅限于咫尺間了。“燕草如碧絲”,走三五步難見一兩芽,何況還有衰草雜陳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個個微綠的質點,那么,這十里平川,盡收眼底,那質點,也該不可勝數了。無數個微綠的質點,橫衍縱漫,就密了,草色也濃了——瞧那邊,好一抹新綠。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機淹沒了。這一霎間,我似乎尋到了春天的步履。
⑦真的,就連野游,都需要揚眉放眼,才能從無數點剛剛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無邊的春色。那么,對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爭的歷程中,總會有陰霾、霜雪;但是,盡管朔氣如磐,時間卻沒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臘月春意動”,這是詩意,也是萬古不滅的規律。而正當風雪彌天的時刻,誰能在胸懷深處尋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綠,用自已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誰就會擁有一個芳草連天、艷陽滿地的內心世界。心里有一個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誰的內心的春光與大地上第一抹草色連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邁得再大些。這樣的步子,每一落地,都會鏗鏘作響;路旁的花蕾呢,也將應聲怒放。
⑧“明日岳陽樓上去,島煙湖霧看春生。”其實,探尋春天的訊息,又何必憑借什么綠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遠望的高處,透過千里平川的輕煙淡藹,透過蒸騰著的青陽之氣,就會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著——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動。
⑨無邊春色,已經從廣闊的地平線上奔涌而來。不過,絕不該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還待繼續探尋;它,正在前方等待著我。
《草色遙看近卻無》閱讀題目
1.本文作者寫了尋春時所見所思,請結合文章內容,填寫下面的表格。
視野所見所思
(出城后)眼前薊塞披沙,燕山負雪,一片衰草責怪自己春游太早
(山腳下)回望來路①②
③草色又濃了些,也擴展了④
2.文中第⑦段劃線語句“心里有一個春天,那就往前走吧”,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尋春”的過程中產生了什么體會?你從作者的體會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結合文章內容談一談。(字數不超過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色遙看近卻無》閱讀答案
1.①一片新綠
②悟到“草色遙看近卻無”
③再次放眼望(山腳下)
④悟到“只有抬頭放眼遠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2.指人生的理想、目標,心中的希望等
3.作者的體會示例:
①只有抬頭放眼遠望,才能看清人生春色之所在。
②看到了人生春色,我們人生就會樂觀、積極、堅定。
啟示示例:①在生活中,尤其在困難時,要抬頭放眼,登高望遠。
②要心懷春天,勇敢地往前走。
③將自己心中的春光,融入時代的洪流。
④只要胸中懷有春光,努力創造春天,就會迎來美好的春景。(意對即可)
看了“草色遙看近卻無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