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頤和園閱讀答案
《春游頤和園》閱讀材料
⑤頤和園還有一個地方,也可以作為一個游覽單位計算,就是后山沿圍墻那條土埂子。這地方雖近在游人眼前,可是最容易忽略過去。這條路是從諧趣園再向北走,到后湖盡頭幾株大白楊樹面前時,不回頭,不轉彎,再向西一直從一條小土路走上小土山。那是一條能夠滿足游人好奇心的小路,一 路走去可從荊槐雜樹林子枝葉罅隙間清清楚楚看到后山后湖全景。小土埂上還種得好些有了相當年月的馬尾松,松根凸起處,間或會有一兩個年青藝術家在那里作畫。地方特別清靜,不會有人來攪擾他的工作。更重要還是從這里望出去,景物湊緊集中,如同一個一個鏡框一樣。若是一個有才能的年青畫家,他不僅會把樹石間色彩鮮明的紅領巾,同水上游人種種活動,收入畫稿,同時還能夠把他們表示新生生命的笑語和歌聲同樣寫入畫中。其實這些畫家在那里,本身也很像一幅畫,可惜再找不出畫他的人。
(選自《沈從文散文精選》,有刪改)
《春游頤和園》閱讀題目
16.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分)
答:
17.請分析文中兩句劃線句子的含意。(6分)
①夏六月還是一片綠油油的莊稼直延伸到西山盡頭,到秋八月后,就只見無數大牛車滿滿裝載黃澄澄的糧食向合作社轉運。(3分)
答:
②其實這些畫家在那里,本身也很像一幅畫,可惜再找不出畫他的人。(3分)
答:
18.文章第四自然段在描寫小蓮花時在藝術手法上有哪些獨到之處?請結合文本進行賞析。(8分)
答:
19.下列對本文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賞析,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 】【 】
A.文章開篇介紹北京八百年的歷史,表現了作者對北京悠久文化的熟悉,接著寫頤和園在北京花園中建筑時間比較晚,體現了作者對頤和園的熟悉,同時引出下文。
B.在介紹頤和園最高處的建筑無梁殿時,作者通過由不同道路到達無梁殿來解說無梁殿周圍的景觀,細膩地描寫了無梁殿周圍的美麗景色。
C.后湖是個美麗的地方,但是后湖的美景時間較短,畫中游的房子是南方的樣式美精致玲瓏,雖然夏天住下不舒服,但作為景致特別好。
D.作者描寫了頤和園大部分美景后,又描寫了順著圍墻邊的土埂子走看到的自然風光,由此可見作者對幽靜的喜愛和對城市喧囂的厭惡。
E.作者在描寫頤和園時使用了大量的抒情和議論文字,把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和主題表現緊密地聯系起來,生動地表現了頤和園之美。
《春游頤和園》閱讀答案
16.交代頤和園的建園時間、春天游頤和園的游客多以及頤和園的五大游覽單位。(1分)照應題目“春游頤和園”,引出下文對頤和園相關景色的描寫。(1分)使讀者能夠更加明晰地了解頤和園的風光。(1分)
17.①用莊稼的生長和收獲描寫鄉村,(1分)表現了鄉村的富足和農民生活的快樂,(1分)體現了作者對鄉村的喜愛之情。(1分)
②用畫家也成為頤和園的風景來表現頤和園的美麗體現在各個方面,(2分)表現了作者對頤和園美景的喜愛之情。(1分)
18.①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用“探出頭來”的比擬修辭表現了小蓮花輕盈的狀態,用“靦腆害羞”的比擬修辭表現了小蓮花與小蜻蜓的交往中的膽怯與熱情。
②正側面描寫結合。在描寫小蓮花時,既有正面的描寫小蓮花的內容,比如“顏色金黃”“花頭不過一寸”等;也有側面描寫,比如用小蜻蜓和觀花人來側面表現小蓮花的可愛。
③動靜結合。在描寫小蓮花時,既有動態的描寫,比如“探出頭來”以及作為襯托的小蜻蜓的動作,又有靜態描寫,如“顏色金黃的小蓮花”等。
④小花的金黃,蜻蜓的黑色,描繪了一派賞心悅目的怡人風光,渲染出清新自然,寧靜恬淡的氛圍。(上述四點,每點2分)
19.AB(C“但后湖的美景時間很短”錯誤,原文有“后湖在秋天里在一個極短時期中……讓我們發現”,作者的意思是后湖的小蓮花開放得時間短。D“對城市喧囂的厭惡”錯誤,作者描寫土埂子周圍的景色,意在突出這里的幽靜和景色的優美,但沒有表達對城市生活的厭惡。E文中沒有使用“大量抒情和議論文字”,而是主要使用描寫的手法來表現頤和園之美。)
看了“春游頤和園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