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棣花到西安閱讀答案
《從棣花到西安》閱讀材料
?、晌颐磕晔畮状螐奈靼驳介?,路經藍關,就可憐了那個韓愈,他當年是“雪擁藍關馬不前”呀,便覺得我很幸福,坐車三個半小時就到了。
⑹過了2000年,開始修鐵路。棣花人聽說過火車,沒見過火車。通車的那天,各家在通知著外村的親戚都來,熱鬧得像過會。中午時分,鐵路西邊人山人海,火車剛一過來,一人喊:來了——!所有人就像喊歡迎口號:來了來了!等火車開過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號:走了走了!但他們不走,還在敲鑼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鄰居的一個老漢神秘地給我說:你知道火車過棣花說什么話嗎?我說:說什么話?②他就學著火車的響聲,說:棣花——!不窮!不窮!不窮不窮,不窮不窮!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脫落了,裝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來。
?、擞辛嘶疖?,我卻沒有坐火車回過棣花,因為火車開通不久,一條高速路就開始修。那可是八車道的路面呀,潔凈得能晾了涼粉。村里人把這條路叫金路,傳說著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幣鋪過來的,驚嘆著國家咋有這么多錢啊!每到黃昏,村后的鐵路上過火車,拉著的貨物像一連串的山頭在移動,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門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車的鳴笛不是音樂,可一鳴笛把什么聲響都淹沒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沒有打盹,頭還扭來轉去看窗外的景色,車就突然停了,司機說:到了。我說: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門口,他正給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僅一個半小時。從此,我更喜歡從西安回棣花了,經常是我給我弟打電話說我回去,我弟問:吃啥呀?我說:面條吧。我弟放下電話開始搟面,搟好面,燒開鍋,一碗撈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車停在門口。
?、淘诤瞄L時間里,我老認為西安越來越大,像一張大嘴,吞吸著方圓幾百里的財富和人才,而鄉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卻越來越小。但隨著312公路改造后,鐵路和高速路的相繼修成,城與鄉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東西,又呼吐了好多東西給棣花,曾經癟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經成了旅游點,農家樂小飯館到處都有。小洋樓一幢一幢蓋了,有汽車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廢了十幾年的那條老街重新翻建,一間房價由原來的幾十元猛增到上萬元。以前西安人來,皮鞋印子留在門口,舍不得掃;如今西安打一個噴嚏,棣花人就問:咱是不是感冒啦?他們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從西安到棣花,從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車每每經過秦嶺,看山巒蒼茫,白云彌漫,就要念那首詩:“啊,給我個杠桿吧,我會撬動地球;給我一棵樹吧,我能把山川變成綠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們就繁衍一個民族。”
?、途驮谏蟼€月,又得到一個消息,還有一條鐵路要從西安經過棣花,秋季里動工。
(選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從棣花到西安》閱讀題目
16.文中加橫線的句子屬于那種描寫手法,本文采用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請對其中一處作具體分析。(4分)
17.從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經歷了怎樣的變化?作者如何突出這種變化?(5分)
18.第⑻段引用的詩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聯系全文作出探究?(6分)
《從棣花到西安》閱讀答案
16.采用細節描寫。細節描寫能以小見大,完整再現生活的場景畫面,烘托氣氛,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主題。(2分)(答語言描寫不給分)
?、傩蜗笊鷦拥乇憩F了冬天坐公交車從棣花到西安路上乘客所經受的寒冷、艱辛。
②形象地表現出老人的滿足感和自豪感,揭示了交通建設的發展給棣花帶來了經濟的發展,給人民帶來了富足。(分析其中一句便得2分)
17.變化:①步行時代,翻山越嶺②乘車時代:窄而陡的山路——柏油馬路——高速公路——鐵路。(3分)
對比手法,以從棣花到西安過去落后的交通、經濟狀況與現在發達的交通、經濟狀況作對比,突出改革開放后從棣花到西安的交通、經濟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謳歌了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果。(2分)
18.①抒發了棣花人因家鄉迅速發展而自信、自豪的情懷。(1分)②表達了棣花人民要改造家鄉的理想與決心。(分2)③只有好的政府、好的政策,才有發展的機遇。(2分),引用這詩句升華了主旨。(1分)
看了“從棣花到西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