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沒收的蠶寶寶閱讀練習及答案
《被沒收的蠶寶寶》閱讀材料
忙碌了一天,送走學生之后,準備回家。我忽然看到了辦公桌上的蠶寶寶,盒內僅有的一些桑葉已經快被它們蠶食殆盡。看著這些鮮活的生命,我忽然有了一種惻隱之心。想到我小的時候,不是也喜歡養蠶嗎?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養蠶,交換心得,因為蠶的存在,總會讓我們快樂一個春天。下班的時候,我把它們帶在身邊,騎車來到城郊。在一個溝畔處,尋到幾棵野生的小桑樹,它們長得很蔥郁,一個年輕的媽媽領著孩子正在采桑葉。很快,我就采好了一大把,足夠它們吃幾天了。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忽然感到一種輕松的愉悅感,不是因為工作,而是這幾個小小的蠶寶寶,讓我重新體驗到了童年的樂趣。
第二天,我又把蠶寶寶帶到了辦公室,辦公室里幾位老師也忍不住圍在一起看。楊老師好像也消了氣,對我說:“其實,馬小雨這也不算是什么錯,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網玩游戲強多了。”我的心忽然一顫,對呀,培養這樣的興趣,不是比罵人、打架、上網玩游戲強多了嗎?心中不禁對馬小雨的好感多了一些。中午的時候,教自然課的王老師經過我們辦公室,看到了這幾只蠶寶寶,興奮地拍起手來,對我說:“這幾只蠶我用了,給孩子們現場講昆蟲的變態發育最好不過了。”
自然課上,我特意來到教室,看到王老師和孩子們圍在一起觀察蠶寶寶,王老師適時地給他們講解蠶寶寶的發育過程。我看到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馬小雨呢,羞赧地站在一邊,好像聽得比誰都認真。
我悄悄退出了教室,心里卻變化了許多,對待馬小雨,我知道了教育的突破口。一個熱愛生命的孩子,只要方法得當,能教育不好嗎?我能想象到,當我把蠶寶寶和新鮮的桑葉還給馬小雨的時候,他臉上的驚詫和興奮,那是一個老師對他的尊重和獎賞。
《被沒收的蠶寶寶》閱讀題題目
10.本文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作者圍繞這一線索寫了哪幾件事?(3分)
11.“我”對馬小雨的態度前后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變化?(4分)
12.閱讀本文最后一段,你認為“我”教育馬小雨的突破口是什么?(2分)
13.文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2分)
14. “我能想象到,當我把蠶寶寶和新鮮的桑葉還給馬小雨的時候,他臉上的驚詫和興奮,那是一個老師對他的尊重和獎賞。”一句中,“我能想象到”幾個字能否刪掉?為什么?(2分)
《被沒收的蠶寶寶》閱讀題答案
10.線索是馬小雨養的那盒蠶寶寶。作者主要寫了這幾件事:馬小雨上課玩蠶寶寶擾亂課堂秩序,楊老師把蠶寶寶沒收交給了“我”;“我”摘桑葉喂蠶寶寶;老師們圍觀蠶寶寶,王老師借用蠶寶寶上課。
11.一開始“我”對馬小雨很生氣,嚴厲批評他;后來對馬小雨產生了好感;最后想要尊重、獎勵馬小雨。
12.抓住馬小雨熱愛生命這個優點和品質,理解并尊重他,鼓勵和引導他轉變。
13.熱愛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具有一定教育經驗的好班主任(老師)
14.不可以,因為此句的內容屬于想象,還沒有成為現實。去掉后違背了原文意思。
看了“被沒收的蠶寶寶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