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閱讀題答案
《還原》原文閱讀
少年一枚一枚地數著硬幣,嚯!168枚!一六八,正好諧音“一路發”,好吉利的數字喲!怪不得今天這樣幸運,16元8角。廢品收購站收空易拉罐一角錢一個,這可是要檢168個易拉罐才能賣出的錢數呀!
“大豆腐咧!”胡同盡頭傳來吆喝聲。少年急忙把硬幣一枚枚拾起,然后像什么也沒發生似的,吹著口哨走去,可心里頭卻咚咚地敲鼓。少年自己也不明白,怎么像賊似的?
回到家,少年把易拉罐擦了擦放在床頭的窗臺上,左看一眼右看一眼,看著看著就生出問題來:這是誰扔的呢?用易拉罐做儲蓄罐,肯定也是個家里貧窮的孩子吧!攢168枚硬幣,也是拾易拉罐攢的嗎?可是,這個孩子為啥要把它扔掉呢?不,不可能是扔掉的。可那又是怎么到垃圾箱里去的呢?少年就這樣想了半宿也沒得出結論。
第二天早晨,少年到學校見劉江一臉沮喪,問:“咋了?”劉江搖頭不語,少年再問:“咋了?”劉江嘆了口氣,還搖搖頭沒說出啥來。少年知道劉江家庭困難,昨天老師讓每人交5元訂書錢,他為這犯難吧?
少年放學回家第一眼往窗臺上看,他差點喊起來:那個易拉罐不見啦!于是他奔到廚房問媽媽:“易拉罐呢?”媽媽說:“扔了。”
扔了?少年幾乎哭起來。扔了,媽媽的語氣是那么輕松。
“媽,那個易拉罐里可有16元8角錢吶!”少年淚水在眼圈里轉著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兒,問:“你哪兒來的那么多錢?”
少年不吭聲了,他不知道怎樣回答媽媽。“哪兒來的?”媽媽還問。少年憋了好一會兒才說:“撿來的嘛。”媽媽再問打哪兒撿來的,少年說在垃圾箱,媽媽說啥也不信。少年辯不過媽媽,扭身出了廚房,看窗臺空空的,心里也是空空的。
第二天,劉江見了少年就眉飛色舞地說:“________________。”
“是嗎?那,那好哇!”少年沒說什么,拍拍劉江的肩膀,吹起口哨走開了。
少年走開了,望望天空很藍,云朵很白,心里很坦然。
《還原》閱讀習題
(1)小說的主人公是誰?全文是以什么為線索安排故事情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故事情節的進展,依次找出文中表現少年心理變化的關鍵語句。
( )→( )→( )
(3)品析下面句子里加粗詞的表達作用。
他慌忙 跑到僻靜的胡同,手哆嗦 著把易拉罐里的硬幣往外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上下文內容,將文中橫線處所缺的句子補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尾寫少年“望望天空很藍,云朵很白”,這里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多處出現對易拉罐裝有168枚硬幣(16元8角錢)的描寫或說明,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聯系全文,說說標題“還原”的深層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對文中少年的行為應該怎么認識和評價?請用一句話點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原》閱讀答案
(1)少年;以裝錢易拉罐為線索,明寫少年的易拉罐“得而復失”,暗寫劉江的易拉罐“失而復得”,明暗結合,安排情節。
【點撥】本題考查對小說三要素之一的“人物”的把握,以及抓住文章線索的能力。從整個故事的情節上,作者主要塑造的形象是“少年”,所以他是主人公。線索是“裝錢易拉罐”,而不能簡單地寫成“易拉罐”。
(2)心里頭卻咚咚地敲鼓 心里也空空的 心里很坦然
【點撥】本題考查記敘文的心理描寫,讓學生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過程,同時考查學生按要求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少年拾到裝錢易拉罐時的心理是緊張的,丟失時是沮喪的,得知物歸原主時是坦然的。
(3)表明少年此時內心的緊張、興奮、激動。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慌忙”“哆嗦”充分表現了他當時的復雜心情。他緊張,而如此多的錢又讓他興奮,既而他又為輕易得到了這么一大筆錢而感到激動。這三種心理活動是逐步加深的,所以缺一不可,而且不能顛倒順序。
(4)我那易拉罐回來了!我從垃圾箱里撿回來的!16元8角一分也沒少,真巧!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結合上下文合理想像的能力和用簡明、連貫、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這種題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的文義進行合理想像,不能胡編亂造。從上下文看,少年得而復失的裝錢易拉罐又物歸原主了,所以橫線上劉江要表達的一定是找回自己的裝錢易拉罐的事情。
(5)烘托了少年坦然的心情。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記敘文中環境描寫的掌握情況,體會自然環境描寫時烘托人物心理和精神品質的作用。
(6)作用有二:a.側面描寫,表現劉江生活節儉(或勤工儉學)b.前后照應,使敘事清楚,結構完整。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并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對記敘文知識點“側面描寫”和“照應”把握的情況。
(7)少年恢復了往日坦然的心態。
【點撥】綜觀全文,“還原”有兩層意思:表面意思是指裝錢易拉罐的物歸原主;深層意思是指少年恢復了往日坦然的心態。
(8)“清清白白做人,心里坦然”,“拾金不昧,心中無悔”,“心底無私天地寬”等。(若答“知錯就改”就不恰當。)
【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挖掘能力。少年心中經歷了善與惡的斗爭之后,終于認識到了心中無私,才能真正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