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的故事閱讀答案(2)
《繩子的故事》閱讀習題
⑴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文章開始的一、二段屬于環境描寫,它為奧士高納的出場提供了舞臺,也為奧士高納的悲劇命運提供了社會背景。
B.小說對馬具皮件商僅寫了三次,著筆不多,因為他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可有可無。
C.奧士高納所面對的眾人跟魯迅小說《祝福》中的祥林嫂所面對的百姓是一樣麻木、冷漠、沒有同情心的。
D.作者為了渲染小說主人公奧士高納的悲劇命運,故意用詞夸張,注重對話和心理描寫。
E.小說采用歐·亨利式結尾,讓奧士高納的悲劇落在“死”上,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⑵ 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刻畫奧士高納的?他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6分)
⑶ 小說題目是“繩子的故事”,卻有很多情節圍繞“丟失的錢夾子”來寫,如果以“丟失的錢夾子”為題,你認為是否合適?為什么?(6分)
⑷ 你認為奧士高納的死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請闡述理由。(8分)
《繩子的故事》參考答案:
⑴(5分)選A3分,C2分,D1分。 (B“因為他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可有可無”不對,因為沒有馬具皮件商的誣告,就沒有奧士高納的悲劇;D“故意用詞夸張”不對,文中雖有夸張,但用詞準確;E小說的結尾是情節發展的必然,并非出乎意料。)
⑵(6分)從動作、神態(外貌)、語言、心理上對奧士高納進行描寫刻畫的(答出2點給1分,3點2分,4點3分)。奧士高納大爺是法國北方諾曼地區一個勤儉、誠實、愛面子而又執拗的下層勞動人民形象(答出“勤儉、誠實”“愛面子而又執拗”“ 下層勞動人民形象”各1分)。
⑶(6分)不合適。(2分) 沒有撿得那“一段繩子”, 沒有撿那“一段繩子”的動作,就沒有馬具皮件商的誣告,其誣告就不會成功,也就沒有奧士高納的悲劇;而因勤儉撿得的“一段繩子”最終送了命,更具諷刺性;以“繩子的故事”為題富有深意,與結尾前后照應,更具諷刺性。以“丟失的錢夾子”為題 ,就沒有這樣的效果。(4分)
⑷(8分)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合理。
奧士高納的死是馬具商的惡言誣告造成的,是鄉長不辨真偽的審問造成的,是眾人的嘲笑奚落造成的。馬具商是發難者,他造謠中傷,無中生有,撥弄是非,迷惑不明真相的人;鄉長不調查,不研究,偏聽偏信,完全聽信了馬具商的所謂“揭發”,斷定奧士高納大爺撿的是黑皮夾子;而那些嘲笑奚落的眾人思想麻木,善惡不分,是非不明,他們的行為無意中幫了馬具商,使其陰謀得逞,致使奧士高納大爺郁悶而死。(6分)歸根到底,是冷漠無情的社會風氣扼殺了這個誠實的下層勞動人民。(2分)
看了“繩子的故事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留住那個心智覺醒的時刻閱讀題答案
2.關于名人讀書的小故事
3.最有趣的童話故事
4.感人到哭死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