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閱讀答案
《少男少女》鐘麗思 原文閱讀
我轉(zhuǎn)過身來,見一張白如粉團(tuán)的臉蛋兒正朝我笑:“我翻過提包了:一個身份證,一件衣服,一本書,不是么?”那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眉毛又細(xì)又濃,柔柔地幾乎延伸到鬢際。
我一面道謝,一面伸手去接那個背包。
“請等等,”她好敏捷地將背包藏在身后,說,“您付多少錢?”“50法郎。好么?”“不夠的。”她仰起那張美麗的臉,搖搖頭,問我,“您知道去警察局補(bǔ)領(lǐng)一個身份證的價錢是多少么?”“知道知道,是160法郎。”
“那么.我應(yīng)該掙得80法郎——等于您有一半我讓一半。不是么?”我哈哈大笑,身上卻只有50法郎。
我請她跟我回家去拿,來回10分鐘就可以了。
“那么,您就要多付10法郎了,因為您將耽誤我的工作。”
我們一起回家去。“您可以叫我烏阿瑪哈小姐。”她說,一本正經(jīng)地。一路上,她告訴我,她是阿爾及利亞人。姐弟共6個人,大哥大姐15歲,小妹才2歲。
這不正是該上學(xué)的年齡么?“我們當(dāng)然讀書!”她口齒伶俐得很,只是帶了些微北非口音,“放了學(xué)就工作唄,嗯,當(dāng)然,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我們干兩個工作日。”
她告訴我,大姐去雜貨店收款;13歲的二姐去餐館洗碗;8歲的四妹抱了兩歲的小妹去鬧市討錢;她剛滿12歲,到地鐵賣唱。
到家時,我去撳門口的密碼,她轉(zhuǎn)開了臉,不看。
拉開抽屜,我才發(fā)現(xiàn)家里也沒有零錢,便又遞給她一張50法郎。她為難地瞧瞧我,說是無法找我10法郎。我說不要緊的。她先是嘀咕了一句“這不公平”,隨即一拍巴掌道:“哎!我為您唱支歌好嗎?為您一個人唱,用心唱。”說著就把條粗粗的褐色大辮往后一甩,輕輕唱起來。歌聲清清甜甜,很美,帶著些許憂傷……我送烏阿瑪哈下樓時,忽然想起一個問題來:“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呢?”“父親死了,兩年前。”她說,眼圈兒便紅了起來,“他是位商人,去貝魯特做生意時死于戰(zhàn)亂。媽媽只在家照管我們,干不了工作。”
“那一—你哥哥呢?”“哥哥跟大姐是雙胞胎,在學(xué)校專心讀書,跳過兩級的,明年就可以參加高中畢業(yè)會考了。”小姑娘的眼睛倏地亮了起來。
“你哥哥課余又干什么工作呢?”“我哥課余就到蓬皮杜圖書館看書,他讀得很多很多。”
“他怎么可以這樣?!”
“哥哥是男人,對我們穆斯林來說,男人是家庭的榮光,不是么?”我正思量應(yīng)該如何回答,她又追補(bǔ)一句:“你們中國人也這樣,不是么?”
三天后,我剛踏入地鐵,烏阿瑪哈就跟了進(jìn)來,她沖我甜甜一笑就開口,一開口,就嚇了我一跳一一那嗓門兒干干巴巴,口齒倒依舊伶俐:“小姐們女士們先生們,請原諒我不得不打擾你們。我是羅馬尼亞人,因為國破家亡來到法蘭西……”我分明記得前幾日她才對我說是阿爾及利亞人,怎么忽又變成羅馬尼亞的了呢?“……如今為大家唱支我家鄉(xiāng)的歌。”她正眼也不瞧我,張口便唱。天哪!那歌子又硬又粗!當(dāng)烏阿瑪哈唱完時,只見乘客都不約而同長長吁出口氣。
“羅馬尼亞語,”有先生說道,“我還聽過她唱阿富汗歌哩!”說著,“噗”地笑了起來,“我發(fā)現(xiàn)哪個國家發(fā)生動亂,她就說她是哪個國家的。也怪,這孩子還真不知去哪兒學(xué)這些歌來唱,居然都是原文的。”
烏阿瑪哈拎只做工精巧的小陶罐,一路收起錢來。
我滿肚狐疑,見她下車,便不由得匆匆跟了追著問:“嘿!你的嗓子出什么事了?”她脆脆一笑,清清朗朗對我說:“哎呀您!地鐵里噪音那么厲害,就是認(rèn)真唱,別人也無法聽。我粗聲粗氣,人們?yōu)榱藞D個耳根清凈也會趕緊掏錢打發(fā)我的。”忽地,那張美麗的臉龐嚴(yán)肅起來,“哎呀糟糕!您會覺得我這樣做不正派,不是么?”她又仰了臉,款軟地求我:“您可以見見我哥哥么?”
“那應(yīng)該付你多少法郎呢?”我想開個玩笑,話一出口,卻又后悔。
她已是紅了臉,紅了耳根,不過依然仰起頭看著我的眼睛:“不,不是您付賬。我請您喝咖啡,再加一份點心,好么?”我暗自嘆息,便干脆請他們翌日上我家小聚。
第二天,烏阿瑪哈如約候在我家門前。一見面,她就神采飛揚(yáng)地將兄長介紹給我。
那兄長,是個目光深沉英氣勃勃的卷毛小伙,舉手投足都很見教養(yǎng)。他送給我一盒錄音帶,說:“希望您給予我這種榮幸——向您介紹我故鄉(xiāng)的音樂。”
我沖咖啡招待我的客人。妹子就去扯哥的衣角:“你快點提問題,別浪費時間呀!”小伙子開始提問了,問及中國風(fēng)貌,問及中國習(xí)俗,然后問及儒、道、佛之宗義……我越來越驚詫于他的思路之清晰與興趣之廣泛。便忍不住打斷道:“烏阿瑪哈先生,您了解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為了將來去中國經(jīng)商。”
“經(jīng)商?”“經(jīng)商。如果與中國人交談時,能對中國的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會使對方從感情上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感情上越契合,簽約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夜色越來越重,談興卻越來越濃,我便留這兄妹倆吃飯。
飯后,鳥阿瑪哈小姐手腳麻利地收拾殘局,她的兄長端坐著喝茶,我忍不住向他提了個問題:“您知道您的母親和姐妹為您所做的一切么?您心安理得么?”少年那黑色的眼睛深深地看著我:“我知道一切,也心安理得。因為我們?nèi)覜]有一個人會懷疑我不能成為父親那樣的人——成為家庭的光榮。我是男人。”
“我為您唱支歌,好么?”那妹子又輕輕地拉我的衣角,“唱支羅馬尼亞民歌。”
我不懂羅馬尼亞文,但知道那確是一首羅馬尼亞民歌。鳥阿瑪哈如上次那樣,微微靠在墻上,用心唱,表情幽默,音色亮麗。
(摘自《最感人的小小說》,有刪改。)
《少男少女》閱讀習(xí)題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5分)
A.小說選取了個非洲家庭在法國的艱難生活,以小見大,反映了西方社會繁華背后的辛酸,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懸殊的殘酷現(xiàn)實。
B.“我”是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因為丟包被烏阿瑪哈敲詐80法郎,還索要了10法郎的“誤工費”,又借口無錢找,唱歌抵了10法郎。
C.第二次在地鐵見面時,烏阿瑪哈聲稱自己是羅馬尼亞人,被一位先生揭穿了她利用人們對戰(zhàn)亂地區(qū)人民的同情,討要錢財?shù)陌褢颉?/p>
D.小說中描寫烏阿瑪哈“白如粉團(tuán)”的臉蛋、“又濃又細(xì)”的眉毛、“粗粗的褐色大辮”,流露出“我”對她深深的同情與無盡的愛憐。
E.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但非常巧妙地運用巧合與誤會等藝術(shù)手法,精心剪裁,匠心獨運,讀來常有峰回路轉(zhuǎn)的驚喜。
(2)簡要分析“我”在小說中所起的作用。(6分)
(3)小說在刻畫烏阿瑪哈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做簡要分析。(6分)
(4)小說三次寫到烏阿瑪哈唱歌,每次唱歌的具體表現(xiàn)和原因都不同,請結(jié)合小說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加以分析,并說說這樣寫的效果。(8分)
《少男少女》閱讀答案
(1)D、E
【解析】選E給3分,選D給2分,選C給1分。選A、B不得分。選三項及以上得零分。A項的錯誤在于標(biāo)簽化的思維方式,烏阿瑪哈的家庭固然艱辛,但作者主要是表現(xiàn)他們在艱辛中充滿樂觀、堅忍頑強(qiáng)的生活態(tài)度,而非借此批評社會。B項的錯誤,在于錯誤地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傾向性,烏阿瑪哈撿包后要“我”付錢,固然不值得提倡,但決算不上“敲詐”,而且,她沒10法郎找“我”,也決不是“借口”,因為“我”說不要緊時,她覺得“不公平”。C項理解基本正確,但是,對那位先生的話解讀片面,他還贊賞了烏阿瑪哈學(xué)到不同國度的原文歌。
(2)①作為敘事的線索,貫穿小說的始終,串連起整個故事,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②作為人物命運的觀察者和見證人,見證了人物的言行舉動,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形象;
③作為故事的講述者,通過“我”的心理感受與情感變化,揭示小說的主題。(6分)
(3)①堅忍樂觀。身經(jīng)憂患,志氣不滅,12歲就在上學(xué)之余賣唱養(yǎng)家,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②活潑大膽。跟陌生人交往毫無懼色,主動請求“我”見她哥哥,提醒哥哥向“我”提問。
③聰慧狡黠。在地鐵里故意粗聲粗氣地講話唱歌,哪個國家發(fā)生戰(zhàn)亂就謊稱是哪國人。
④自尊自省。不看“我”撳密碼,不白要我多給的10法郎,反思自己粗聲唱歌“不正派”。
(4)①第一次是為我一個人認(rèn)真唱歌,因為沒有10法郎找“我”,覺得不公平,唱歌補(bǔ)償“我”;第二次是在地鐵里,謊稱羅馬尼亞人,故意粗著嗓子唱歌,是因為她覺得這樣要錢更方便;第三次是在“我”接待他們兄妹以后,請求為我唱歌,是因為我回答了她哥哥的問題而報答我。(6分)
②三次描寫,前呼后應(yīng),首尾圓合,使小說結(jié)構(gòu)嚴(yán)密;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揭示了烏阿瑪哈的形象,使之豐滿真實。(2分)
看了“少男少女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萌芽閱讀題答案
2.青春如夢閱讀題答案
3.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4.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測試卷
5.回憶高中愛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