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溫馨》閱讀答案
《溫馨》梁曉聲 原文閱讀
溫馨儲存在尋常人們所過的尋常的日子里,偶一閃現,轉瞬即逝,融解在尋常日子的交替中。
溫馨是純粹的漢語詞。
近年常讀到它,常聽到它;自己也常寫到它,常說到它。于是靜默獨處之時就想:溫馨,它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從小學二三年級起,母親便為全家的生活去離家很遠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將近晚上八點時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時天已完全黑了。我便冒著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親。一眼望過去很遠很遠,不見車輛,不見行人。終于有一個人影出現,矮小,然而“肥胖”,那是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個穿了笨重鎧甲的古代兵卒。斷定那便是母親。在路燈幽藍清冽的光下,母親那么快地走著。她知道小兒女們還餓著,等著她回家胡亂做口吃的呢!
如今回想起來,那遠遠望見的母親的古怪身影,當時對我即是溫馨。回想之際,覺得更是了。
小學四年級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學們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母親正巧閑著,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為弟弟妹妹們編小動物。轉眼編成一只狗,轉眼編成一只虎,轉眼編成一頭牛……她的兒女們屬什么,她就編什么。母親每編成一種,我們便贊嘆一陣。于是母親一向憂愁的臉上,難得浮現出了微笑……
如今回想起來,母親當時的微笑,對我即是溫馨。對年齡更小的弟弟妹妹們也是。
上了中學的我,于一個窮困的家庭而言,幾乎已是全才了。抹墻,修火炕,砌爐子,樣樣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幾乎每一年春節前,都要將個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母親和弟弟妹妹們撐不住,東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個人還在細細地擦、擦、擦……連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紋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們醒來,看看這兒,瞅瞅那兒,一切干干凈凈、有條不紊,看得他們目瞪口呆……
如今想來,溫馨在母親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們眼里有種感動,我心里有種快樂。仿佛,感動是火苗,快樂是劈柴,于是家里溫馨重重。
下鄉了,每次探家,總是在深夜敲門。燈下,母親的白發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從懷里掏出積攢了三十幾個月的錢無言地塞在母親瘦小而粗糙的手里,或二百,或三百。那年月,二三百元,多大一筆錢啊!母親將頭一扭,眼淚就下來了……
如今想來,當時對于我,溫馨在母親的淚花里。
后來父親患了癌癥,而我又不得不為廠里修改一部劇本。我將一張小小的桌子從陽臺搬到了父親床邊,目光稍一轉移,就能看到父親仰躺著的蒼白的臉。而父親微微一睜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對面養了十幾條美麗金魚的大魚缸。這是父親不能起床后我為他買的。十月的陽光照耀著我,照耀著父親。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臉上必呈現著淡對生死的鎮定和對兒子的信賴。一天下午一點多我突覺心慌極了,放下筆說:“爸,我得陪您躺一會兒。”盡管旁邊備有我躺的鋼絲床,我卻緊挨著父親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親的一只手。五六分鐘后,我幾乎睡著了,而父親悄然而逝……
如今想來,當年那五六分鐘,乃是我一生體會到的最大的溫馨。我一再地回憶,不記得此前也曾和父親那么親密地躺在一起過;更不記得此前曾在五六分鐘內輕輕握著父親的手不放過。真的感謝上蒼啊,它使我們父子的訣別成了我內心里刻骨銘心的溫馨……
(選自2009年5月刊《家人》)
《溫馨》閱讀習題
1.“尋常”一詞在文章首段出現三次,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憶了哪幾件溫馨的往事?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如何描寫母親的古怪身影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簡要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什么說“當年那五六分鐘,乃是我一生體會到的最大的溫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閱讀答案
1.前兩個“尋常”強調溫馨無處不在,后一個“尋常”說明溫馨又容易被人忽視。
2.寒冷冬夜,母親下班回來時的身影;母親用狗尾草為兒女們編小動物,受到贊嘆后浮現出的微笑;上了中學的“我”干活很在行;“我”工作后把積攢的錢塞給母親;父親臨終前,“我”緊挨著父親躺下,并本能地握著他的手。
3.“終于有一個人影出現,矮小,然而‘肥胖’,那是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個穿了笨重鎧甲的古代兵卒。”從側面映襯出天氣的極端寒冷,母親的極端辛勞。
4.勤勞,能干,懂事,孝順。
5.因為父親臨終前,“我”一直依偎在他的身旁,尤其是那短暫而親密的握手,充滿家庭的溫馨,是對彌留之際的父親的最大慰藉,也是“我”回報養育之恩的最好體現。
看了“梁曉聲《溫馨》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溫暖的書2016年中考閱讀題答案
2.世上最溫暖的花閱讀答案
3.最溫暖的一片陽光閱讀題答案
4.溫暖有多暖閱讀題答案
5.溫暖人生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