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風吹走的夏天》閱讀答案
《被風吹走的夏天》秦俑
?、谀翘焓歉呖挤謹稻€出來的日子,我沒有跟家里人說實話。我說還得要幾天時間呢,他們對我的話深信不疑。我的父母一大早就得去地里干農活。父親頭上的白發越來越密,他常跟我們兄弟倆說,秋天的收成怎樣,就要看這一季的努力了。哥哥大我四歲多,上完初中就跟人去東莞打工,今年春節回來,承包了村里的制磚廠,經常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回家吃。
③吃過午飯,我幾乎是一路小跑地去了村子三里地外的一個食品批發部。在那里,有離我們村最近的一部公用電話。但回來的時候,我的腿里一定是灌滿了鉛,要不我怎么會覺得回家的路這么長?
?、茈x最低錄取線差了兩分。我不知道該怎樣將這個消息告訴我的家人,怎樣面對他們臉上的失望。我在村子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坐到了村口的橋墩上。
?、菀膊恢硕嗑茫闹茼懫鸫似鸨朔耐苈暋N乙徊揭徊降赝刈?,走到家門口,走進臥室。我一晚上都沒有說話,也沒有出去吃飯。母親進來看過我幾回,她不停地摸我的額頭,懷疑我是不是生病了。哥哥給了我一個餅,問我是不是出成績了,我背著臉說,還沒呢,還得有幾天。
?、薜诙煳移鹆藗€大早,或者說,我壓根兒一晚都沒有入睡。我跟父親說,我想去哥的制磚廠做工。父親頭也不抬地說,你能做什么?我對父親的輕蔑感到非常不滿,干什么都行,就是搬磚塊我也愿意!就這樣,我去了我哥的制磚廠做工。哥哥告訴我,磚塊剛燒出來時很脆的,需要從窯里搬到窯外,經過日曬雨淋,消掉一身的火氣,才能砌成一面墻。我具體的工作,是將窯里燒好的磚一塊一塊搬下來,壘到擔子上。窯里很悶,磚面很糙,不大一會兒,我全身就濕透了,手心也磨出了三四個血泡。哥哥心疼地將他的手套摘下來給我,可依然不管事,鋒利的磚棱兒還是不小心劃破我的手套,又劃破我的手指。我沒有吭聲,身體上的疼痛可以讓我暫時麻木,忘卻分數的煩惱。只有等晚上躺在床上,我才像一條擱淺在岸上的魚,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吣且荒晡?7歲,1.74米的個頭,瘦得跟豆芽菜似的。一個多月又苦又累的工作,并沒有讓我變得更瘦,相反我感覺自己一天一天愈加強壯,就像地里瘋長的玉米苗一樣。半夜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到身體里有“咯吱咯吱”的聲音,那是我的力氣在增長。我一直沒有勇氣說出高考結果,很奇怪,他們也沒有再問我。有好幾次,在跟父親和哥哥說話時,我試圖往這個話題上引,結果他們都將話岔開了。我也沒有看到他們臉上的失望,也許他們早就猜到了結果吧,也許他們從來都沒有對我抱希望。我的話變得越來越少,也不怎么愛出門去瘋了。鄰居見到我,說我變黑了,長大了,像個男子漢了。我偷偷對著鏡子看過自己,看上去有點陌生,嘴唇上都長出了一溜兒淺淺的胡茬。
⑧下過一場雨,天氣開始轉涼。是9月初的一天,父親一大早叫醒我。起來吧,今天該去上學了。母親已經準備好了被鋪,上面還散發著前幾天曬進去的太陽味兒。哥哥將學費交到我手里,說是給我這一個多月的工資。父親照例背著鋪蓋,送我到村口的橋頭。父親說,天氣涼了,你在學校要注意身體。我接過背包,走在了通往復讀的路上。一陣風吹過,我積蓄一個夏天的淚水終于忍不住飛落下來。
?、岽迩f漸漸地遠了。這個夏天,也漸漸地在我身后遠去了。
《被風吹走的夏天》習題
1.文章第②段中畫線語句交待了哥哥的情況,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2.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文題“被風吹走的夏天”的含義。(5分)
3.人們常說:父愛如山。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文中父親是如何表現“如山”的父愛的。(6分)
《被風吹走的夏天》答案:
1.(4分)了解哥哥的情況(1分);表現出哥哥勤勞的性格(1分);為后文“我”去哥哥的制磚廠做工作了鋪墊(2分)
2.(5分) 既指隨著時間的推移(流逝),“我”生命中最難熬的一個季節的結束;也指在親情的呵護下“我”的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歷程的終結。
3.(6分)(1):第②段中,日漸衰老、辛勤勞作的父親,用樸實的言行告訴他的孩子自己的人生體驗,表現出父愛的厚重。
(2)第⑥段中的父親對“我”的想法表現出冷漠和不屑,任由“我”去體驗艱辛,經歷打磨,顯示出父愛的沉穩。
(3)第⑦段中父親對高考話題的回避,是對“我”的呵護,體現了父愛的包容。
(4)第⑧段中的父親“叫醒我”,“照例”“送我”,囑咐“我”注意身體,是用他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出他最平實的愛。(答出2個方面,即給滿分)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文章第②段中畫線語句交待了哥哥的情況,是處在文章的開頭部分,所以它在結構上的作用應該是為后文“我”去哥哥的制磚廠做工作了鋪墊。而內容上,則交代了哥哥的情況,正是哥哥沒能上學,全家人才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也體現出了哥哥的勤勞。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點評:本題型答題時可按以下思路:1)確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 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照應上文,前后呼應;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
2.試題分析:“被風吹走”單從字面上講,指已經遠去了,已經沒有了。而體現在文章中,這樣一個經歷了人生挫折的夏天,卻在家人的呵護下安然度過,也是一段煎熬、痛苦的心路歷程的終結。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點評:對于此類題,同學們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為關鍵性文句的內涵既是深層次的又是豐富多義的甚至是含蓄隱晦的。因此,關鍵性文句多富有潛在義、引申義、雙關義、象征義和多重義等,做題時要參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體意旨來考慮,在文意文旨的大語境中來探求核心文句的內涵,解題時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顧后的根據其語段的“形”,深入領悟其語句段的“意”。
3.試題分析:該題屬于篩選題,要逐段逐句地將父親怎么對我的那些句子找出來,然后一一分析。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點評:歸納內容要點的前提是對文章內容有準確的理解,對文章的寫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斷。在此基礎上還應注意兩點:①盡可能用原文中的詞語作歸納,盡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詞語組織答案,可以防止歸納的不準確;②防止要點遺漏,要點遺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對相關文字作層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