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源沙塵暴影響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沙塵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災害性天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關于《沙塵暴》說明文閱讀及答案,希望對你有用!
《沙塵暴與沙塵源》閱讀及答案
①沙塵暴的形成有三種主要因素:第一,大風;第二,對流層低層強烈垂直;第三,當地地理環境中存在著豐富的沙塵源。我國有兩大沙塵暴多發地區:一是西北地區,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區;二是華北地區,這里的沙塵暴直接影響首都北京的安全。
②我國沙塵暴日益嚴重,從沙塵源的角度看,主要是土地不合理開發和不合理耕作所致。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有關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華北地區土地大量開墾,草原過度放牧,自然植被嚴重破壞,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干燥的土地并被風蝕,潛在著大量的沙塵源。
沙塵暴滾滾前來
③當大風來到的時候,被風蝕土壤中的粗粒子在距地表高度1—2米的范圍移動。而大量細小顆粒懸浮于風中,順風位移到幾百公里以外,形成大的塵埃團并引起空氣質量問題。懸浮顆粒對空氣和土壤質量的破壞都很大。揚塵使能見度降低,污染空氣,損壞財物,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而同時這些細小粒子又是土壤中最肥沃的部分,其有機質和氮元素的含量是原土壤的兩倍。
④研究的結果表明,沙塵中的大量懸浮顆粒主要來自農田。這是我國傳統的耕作方法所造成的。傳統的耕作方法要求對土壤進行多次的耕翻、犁耙,以造成一個疏松的耕層。然而正是如此,土壤便得不到保護,這是水土流失和嚴重風蝕的重要根源。所以,防治沙塵暴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減少和控制農田的風蝕,要利用生長的作物和作物殘茬來保護農田。這就關系到對我國傳統的耕作方法的否定。
⑤據此,防御沙塵暴的主要措施就是推廣農田免耕法。免耕法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壤翻耕,將作物殘留于地表的一種改良的、集約的、防御水蝕和風蝕的耕作方法。免耕法耕作體系取消了許多傳統的耕作作業,如耕翻、犁耙、整地等。作物殘留物的覆蓋能有效地減少直接作用于土粒的風力,又能改善土壤表面狀況,提高土壤抵御風蝕的能力,限制土壤的顆粒運動。
⑥2001年由農業部資助,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進行了1100畝農田的免耕試驗成效顯著。通過實驗,我們不但看到了免耕治理的積極作用,而且還發現免耕種植具有較大的增產節支的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降低種地成本。免耕播種減去了傳統耕作的耕翻、犁耙和整地等環節,每畝節約費用18—20元。二是保墑蓄水、苗全苗壯。免耕播種土壤翻動較小,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免耕播種比傳統播種提前出苗7—15天。三是作物增產。小麥的免耕種植與傳統耕作方式相比,增產率達45.48%。
15.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2分)
答案:本文說明了沙塵暴形成的原因(1分)和防治措施(1分)。
16.請簡要分析第②段劃線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答案要點:連用兩個“不合理”,突出強調了(1分)不科學的開發和耕作是形成沙塵源的主要原因。(2分)
17.選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第⑥段使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3分)
答案:邏輯順序。(1分)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2分,寫出兩個即可得分。)
18.近幾年,西雙版納的環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壞,為了讓北回歸線以南的這塊唯一的綠洲永遠長青,請用你的智慧為西雙版納的明天出謀劃策。(3分)
答案提示:內容涉及如保護森林,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耕地,退山還林等,言之有即可得分。
《沙塵暴》初中閱讀及答案
(1)沙塵暴也是大氣層中規模最大物質和能量遷移過程之一。 2006年4月16日 至18日,北方地區曾出現一次強沙塵暴,致使北京一夜總降塵量達33萬噸。 2010年3月12日 ,源于新疆和田的沙塵暴,侵襲的地區面積達320萬平方公里, 3月20日 襲擊北京,使機場的能見度降低到不足800米; 3月22日 抵達臺灣高雄,當地最高的建筑物被沙塵籠罩,以致模糊。
(2)在中國北方,沙塵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災害性天氣:沙塵暴在其源區造成地表嚴重風蝕,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塵地區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容易誘發眼睛和呼吸系統的疾病,甚至造成戶外活動的人畜傷亡;沙塵暴會使能見度降低,影響交通運輸;還會對建筑物和水利設施造成污染和損害……
(3)大量沙塵在大氣層中的輸運會影響全球的天氣演變,并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但是也有某些積極作用:以沙塵為核心的氣溶膠能夠反射相當部分的太陽輻射,從而抵消由于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大氣層溫度升高。撒哈拉沙漠的塵埃可隨上升氣流漂移到70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亞馬孫地區,而富含礦物成分的沙塵滋養了亞馬孫的熱帶雨林。在澳大利亞形成的沙塵可漂移3500公里到達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滋養馬來西亞丘陵地區的土地,這是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繁茂、植物品種眾多的重要原因。在西亞和中國西部產生的沙塵暴可在大氣層中航行10000公里,降落在北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間的海域,塵埃中豐富的礦物質是該海域浮游生物的營養物,而這些浮游生物又是漁業資源的餌料來源,由此滋養了北海道漁場。
④另外,沙塵呈堿性,可以中和水蒸氣中的酸性成分(二氧化硫等),對抑制酸雨有積極作用。
11.第①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12.讀完全文,你對沙塵暴有怎樣更深刻的認識?請作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11.(2分)舉例子,具體說明沙塵暴的積極作用,讓人們對沙塵暴有正確的認識。
12.(2分)沙塵暴有消極作用:會造成災害性天氣,對人類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它還有積極作用:能反射太陽輻射,滋養土壤、森林,提供海洋餌料,抑制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