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時間
哪些人適合學中醫
不少人抱怨,學習中醫太難了,很想學,但不知如何下手,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而中醫方面的書籍浩如煙海,在這么多書籍中如何找到進入中醫寶庫的大門,好像真的很難,其實這既是中醫的魅力,也是中醫的短處。
古人學習中醫的大多是讀書出身的文人,文人就愛賣弄文字,本身很簡單的問題,從文人筆下就寫得玄而又玄,好像不玄就不能證明自己有水平,就好像現代的有些詩,讀出來只是一種感覺,但很難理解是什么意思。
其實中醫來自于民間的醫療實踐,在文人的總結和提升下,轉變成中醫理論,然后再指導臨床。一個來自于民間的、樸素的、簡單的東西,來自于我們祖輩反復總結出來的東西,我們為什么害怕學習,不敢學習呢?為什么要排斥它呢?學習中醫其實也很簡單。
每個人對學習中醫的理解各不相同,就好像練習武功,有的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有的卻是為了光宗耀祖;有的想成為一代宗師;有的……
思想不同,出發點也不一樣。學習中醫也是如此!
有些小孩子的母親,想學習中醫,只是為了讓小孩更加健康,不再受疾病的困擾。
有些長期被疾病纏繞的病人,學習中醫,只是想讓自己健康起來,能夠健康的生活每一天。
有些從事臨床的中醫工作者,學習中醫、研究中醫,目的是讓自己能更好的為病人服務,提高自己的治療水平。
從事科研的人員,學習中醫,是為了在疑難疾病的攻克上找到新的方法。
學習中醫要具備哪些條件
首先具備的就是 你要熱愛中醫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中醫 要有耐性 我有同學開始挺喜歡中醫 但學了學發現里面的東西很難理解 而且挺復雜 感覺學不了 就不學了 大部分的同學都不信中醫 悟性也很重要 要是跟著一個老中醫慢慢的學 很快你就能入門 你得先進入學校學習中醫的基礎 入門了 學習起來也就隨心所欲了
首先,想申請中醫師承,個人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1、 年滿18周歲
2、 具備高中以上學歷(有畢業證書)
(有無中醫技能均可,零基礎愛好者亦可申請中醫師承學習)
其次,還要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指導老師
有資質帶徒弟的中醫老師必須滿足5個條件:
(一)具有中醫類別中醫或者民族醫專業執業醫師資格;
(二)從事中醫或者民族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醫或者民族醫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技術專長;
(四)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信譽良好;
(五)在醫療機構中堅持臨床實踐,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第三,要有一個合法的拜師過程
不同于傳統的磕頭拜師,正規中醫師承拜師需要考生和師傅到師傅所在地的公證處完成公證手續,有正規部門證明學生與老師的師徒關系才算有效。在公證過程中,學生和老師均需準備一下相應材料:
學生需準備材料:
(1)身份證;
(2)戶口本;
(3)第一學歷或者最高學歷證書(具體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要求);
(4)《傳統醫學師承關系合同書》(4份)
老師需準備材料:
(1)身份證;
(2)戶口本;
(3)最高學歷證書;
(4)執業醫師資格證;
(5)執業醫師執業證書;
(6)技術職稱證書;
(7)臨床和教學工作的證明。
(所有證件均需要原件,老師如果未達到副主任醫師以上的級別,臨床和教學工作證明中,需要出具15年及以上的工作年限證明)
公證流程:
1、帶齊以上要求的所有文件,最最重要的是師徒兩人必須同時到場。
2、在公證處的復印處復印相關文件,自己提前復印好的無效。
3、現場辦理,就是按照公證員的要求在各種文件各處地方簽字。
4、全部辦理完畢5-10個工作日后即可拿到公證書。
衛生局備案:
1、公證書一份;
2、學生的身份證、戶口本、學歷證書原件;
3、辦理公證書時候需要老師的所有資料復印件;
4、學習計劃書。
學中醫是選擇文科還是理科
中醫是屬于文理兼收的,并沒有什么偏向性,所以無論是學文科還是學理科都可以學中醫。不過學習中醫,需要記背的知識很多。如果真的喜歡中醫,想要學習中醫,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易經、內經等,可以培養你學習中醫的興趣。
文科生是可以報考中醫的,但是在報考的時候最好看一些學校的招生簡章或是說明,因為一些學校是會有限制的。
雖然,大部分醫學專業都是只有學習理科才能報考,但是文科生也是可以報考部分醫學專業的。例如: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醫學英語、針灸推拿等專業,文科生就可以報考。另外,像是中醫、醫政管理等專業一般是文理兼收的。
學中醫就業前景好不好
學習中醫專業畢業后,可以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或是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臨床醫療工作或是科學研究工作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習中醫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但是同時學習中醫專業是非常辛苦的,想要學好中醫專業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中醫專業畢業的學生目前在社會上很容易處于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是我國十分缺少真正懂中醫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社會中有很多人對于中醫有一些誤解,總是認為中醫只是保健,無法治病,不相信中醫。這是對于中醫非常嚴重的誤解。
我國目前培養專業中醫人才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傳統的師徒模式來教學,而是上大課,用數理化的知識來分析和學習中醫,不得不說,這種方法是存在著缺陷的。也正是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很多學生并沒有學到真正的中醫精髓,也使的很多人開始不相信中醫。
所以,對于想學習中醫的學生來說,在大學求學期間,應該要懂得求變。除了學校中所學到的知識外,還要繼續學習。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這樣才有可能成長為真正的中醫專業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