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重要節點
2023年醫師資格考試新書已經出來了,考試大綱總體沒有太大變動,部分細則變動關注2023年醫師筆試重難點精析和實踐技能操作指南。
02網上報名現場審核
考試報名分為網上報名和現場審核兩部分。據歷年報名時間來看,一般是每年1月份-2月份左右,由于口罩時期,各地考試政策一直都是實時變動,一切以官方通知為準。
03繳費和準考證打印
考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登陸國家醫學考試網進行打印。技能準考證打印時間一般是在考前7-14天,部分集中打印的考點,考生按照相關通知要求進行領取。筆試準考證打印時間一般是在考前7-14天。
當年考試繳費具體要求和繳費方式需根據報名考點相關要求進行。
04考試
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考試兩部分。實踐技能考試一般在6月份開考,醫師資格綜合考試一般于8月進行。
05成績查詢
關于技能考試成績公布:各地區時間不一樣,較快的當天或者次日公布;稍慢的需要等到7月上旬。
筆試考試成績一般于9月開始查詢,具體查詢時間需等待官方發布查詢通知。
筆試成績合格即可準備注冊拿證;如果成績不合格,可以再次參加二試(限部分省份的中醫/臨床專業)。具體以當年公告為準。
06電子化注冊流程
成績公布后,預計 1 個月左右可以進行醫師電子化注冊;注冊成功后可以申領電子醫師執業證書,拿相關審核資料到當地衛生部門審核,通過后可以領取紙質醫師執業證(綠本)。醫師資格證書(紅本)最快需要等到 12 月份,大部分地區要次年 3-6 月才發放。
往屆考生速看
01只通過技能考試的考生該如何報考?
2022年在國家實踐技能考試基地考試的考生,成績合格者,成績2年有效,也就是說,今年在基地考試的考生,技能成績都會保留到2023年。如果不在基地考試,成績當年有效,2023年還要繼續考技能!
02關于技能免考,報考時要注意什么?
考生仍需要重新報考2023年考試,報考成功后系統內將自動出現免考標志。不用繳納技能考試費,自動獲得參加綜合筆試資格。
技能免試資格跨考區通用,但只能選擇一個考區報名,報名成功后不能再變更考區,具體政策以當地通知為準。
外省流入的考生,如2022年未在國家級技能考試基地內考試,則沒有免考標志,需要重新參加技能考試。
當醫生應該學哪個專業
廣義的學醫:指報考醫學類專業,將來可以去醫院工作,或者去醫療機構上班,狹義的學醫:能考取醫生執業資格證書,能看病。
能考取資格證的醫學專業: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中醫類和中西醫結合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不能考取資格證的醫學專業:基礎醫學、醫學技術、護理學、藥學、法醫學。所以這里要特別注意,醫學影像學和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很多家長有誤會,醫學影像學屬于臨床類,所以可以考證,而醫學影像技術屬于醫學技術類是不能考證的。
哪些醫學專業不能當醫生
生物醫學專業這個專業雖然名字晨有“醫學”兩個字,但實際上跟醫學類專業的關聯性很小。生物醫學專業主要學習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屬于工科專業,最后拿到的不是醫學學位。生物醫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以科研單位和藥廠為主,不能考取醫師資格證,更不用說當醫生了。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這個專業雖然是口腔醫學的一個分支,但畢業后不能從事口腔醫生的工作,不能做口腔的臨床工作,只能做假牙等技術類工作,最后拿到的是理學學位,而不是醫學學位,是不能考醫師資格證的。如果想當口腔醫生的話,就要報考口腔醫學專業,后面沒有技術兩個字。
藥學專業藥學專業跟醫學專業有很大的差別,它能報考藥學一類的證書,但也不能報考醫師資格證,不能當醫生。
助產專業在很多人看來,助產專業畢業可以當助產醫生,但這只是望文生義,實際上,助產專業學生最后拿到的不是醫學學位,而是理學學位,不能報考醫師資格證,屬于護理類專業,因此它的就業方向只有護士和助產士。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該專業的目的是培養能在各級各類大、中、小型醫療衛生部門從事醫學影像技術工作的實用性專門人才。也就是說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X射線、B超(核磁共振)等工作,但也是不能考醫師資格證,當醫生的。
學什么專業可以當醫生
比較熱門的三個專業,分別是麻醉學、眼視光醫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專業通常用于手術或者急救的過程中,幾乎每個醫院都需要這方面的醫生,該專業比較小眾,目前國家缺口很大,培養的是麻醉醫生。但是該專業工作壓力會比較大,就業率比較高,適合心思細膩、責任感強的學生報考。
眼視光醫學,對患者青光眼、近視、遠視、老花眼等眼疾的一個診斷,培養的是眼科醫生,這是一個“朝陽學科”,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需求量比較大,畢業生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
醫學影像學,歸放射科,俗稱看片的,通過CT、B超等把患者有癥狀的拍片進行一個診斷,前期的診斷醫生,就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個范疇。
想當醫生需要報什么專業
臨床醫學專業
這個專業應該是所有醫學專業里面最高大上的。雖然很多的人認為醫學專業不應該分個三六九等,但是,在很多的醫學生眼中,他們內心深處就是有著這樣的一種優越感,即使他們表面不以為然。
臨床醫學專業直接對標的職業就是醫生,但是,我們要知道,在醫學院校里面學習的五年,本科的五年,是不足以讓一個醫學生進入醫院的,這個醫學生的知識還是太過于淺薄了。
所以說,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幾乎都是有考研讀研的準備的。對于大部分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來說,想要在比較好的醫院就職,他們必須有比較高的學位,對于大城市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博士只是到達了醫生的門檻。最快的一名博士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也要在30歲左右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
而對于五年本科畢業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他們如果不想繼續深造,他么大多數都是到達社區的醫院或者是鄉下里面的醫院做醫生。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之后的薪資待遇主要是根據不同層次醫療單位,在大城市三甲醫院,醫生大多是1.5w+,而在社區醫院里面,可能只有不到1w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