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周計劃 高三
語文閱讀周計劃一
一、開展原因
1、從單一的訓練中走出來,親近文字,對話靈魂,放飛性靈,啟迪智慧。
2、回到語文的本源,增強閱讀的能力,強化終生閱讀的意識。
3、表達能力的提升根本上靠持續的閱讀,所以另一目的是打開視野,吸納源頭活水,積累寫作的素材(不僅指論據)。(而由讀到寫的橋梁就是思考。)
二、閱讀對象
1、課外古詩文名句
2、圖書館《新語文讀本》(1-6冊)
三、具體日程安排
1、周一三六早讀:名篇名句
2、周一周二語文課:《新語文讀本》
3、周三第一節:小組交流
4、周三晚自習:《讀本》第4冊、5冊
5、周三第二節、周四語文課:《新語文讀本》
6、周五語文課:小組第二次交流,并做全班交流準備(或繼續閱讀,待定)
7、周六語文課:全班交流,每組一個學生代表
四、閱讀與交流要求
(一)靜下心來讀,保持理想心境。隨時進行摘錄,并做閱讀札記,記下自己的思考和啟迪、感悟與收獲。
根據自己本次閱讀收獲和以前的積累,自行命制一個作文題,并進行立意方面的分解。
(二)交流
1、小組交流
(1)素材交流,包括觀點、思想、論據和精美語句等;
(2)個人的思考與發現;
(3)交流作文命題。由命題者提出自己的命題,然后小組成員談自己的審題、立意和構思,最后命題者再談自己原有的設想與立意。
(4)各小組可以商量出更個性化的交流方案。
2、集體交流
由小組內部委派代表,最好事先準備好材料或幻燈片。內容的先后、主次自行安排,但一定要包括命題、立意和選材方面的內容。
五、效果評價
1、實錄小組交流的主要內容,并整理成電子稿上交。
2、上交個人的摘抄、札記本(素材積累本)。
3、周末隨筆的內容與閱讀活動周相關。具體內容、形式、表達技巧等不作限制,可以是寫閱讀交流的情況、可以是寫閱讀感悟、可以是選一個題目進行練筆、也可以圍繞整個閱讀活動周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等等。
語文閱讀周計劃二
一、學生分析
本學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兩個班的學生語文素質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較大,相當多的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積極性不高。相當多學生基礎知識漏洞較多,閱讀、作文能力和鑒賞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語言平淡。
二、準確定位
針對學生基礎薄弱情況,不強求每位學生能在短期內都有上佳表現,只要能夠拉近和別的學生差距就是進步。根據考綱的要求和各個班學生的實際,實施教學。不強求整齊劃一。
三、有教無類但又要分層指導
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改作業時適當地面批面改。做到針對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輔導。另外,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適當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業。對情緒波動大的學生,還要做適當的心理輔導。部分學生基礎較扎實,復習態度也主動積極,希望這部分學生,能在這一階段的復習中形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對基礎不扎實的學生,我們更要在這一輪復習中加強訓練,讓其養成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具體安排如下:
首先,整體常抓不懈。雖然部分學生基礎較好,但教師對此部分學生基礎能力提高同樣需在復習中重視。這一輪的復習,這部分學生較其他學生主動,一般規定時間讓其自主復習,按時檢查小測,再校對答案即可。作文訓練重點仍然要緊抓結構與審題,加強中心語段和開篇的訓練。
其次,臨界生重點輔導。對于一些學生的語文基礎不錯,且還有提高空間的,應在平時對其進行一些針對其各自弱項的個別輔導,提醒他們這一輪的復習里,加強弱項的復習。
再者,幫助差生進步。平時考試有部分學生總是墊后,除了基礎差外,其學習態度也有待端正。故對這些學生要進行單獨談話,讓其從心底重視本學科的學習,并針對其實際,幫助學生做科學的復習安排,及時了解其復習情況,做相關指導。
對于基礎較為薄弱學生,針對此類學生的特點,我們決定重抓其基礎,提高其保分意識。
首先,提高士氣。學生難免具畏難心理,應極力避免他們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試之后和平時聊天時,我們就根據高考專科錄取分數線,讓他們明白一張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讓他們定下明確又實際的目標。
其次,重抓基礎分。就學生實際來看,語文卷中如做高層次要求的“詩歌鑒賞”、“文言翻譯”及“現代文閱讀”等題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類題他們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寫)卻是學生靠勤奮記憶就能拿下的,而這對學生的總分至關重要,故在平常復習中反復強調,并加強訓練。
具體做法:單獨找學生兩兩談話,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務,按時抽查;臨近考前,全班整體檢查默背;高考題訓練加強。
再者,作文是這部分學生的弱項,但有較大的提高空間,故在這一輪的復習里極力加強。具體做法:先抓穩學生的作文結構訓練,這是基礎。重抓作文審題,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會安排兩節課,布置一到兩次的作文審題、構思和中心語段的寫作訓練,并進行相關講評。
集體備課,科學備考。每一階段,備課組都會進行集體備課,確定復習思路,合作找尋復習資料,每位教師在整體教學安排上踏踏實實地按備課組計劃進行,作好每個專題的訓練。
三、練習形式:
單項訓練和套題訓練相結合。練習以綜合為主,結合學生情況,補充題組訓練。
四、教學內容:
本學期是高三的第一學期,教學內容有:
1.完成選修八、十二課本的教學,重點是<<常用文體閱讀與寫作>>。
2.語言基礎知識、古詩、文言文和語用題的復習指導。
3,作文進行分層指導系列訓練。 作文訓練重點放在審題、構思、速度、圍繞中心展開論證等方面。全批全改。
五、教學進度:
第1-2周:語言運用.綜合訓練.<<語言文字規范與運用>>教學
第3-6周:新聞閱讀與寫作.寫作訓練
第7-10周:實用文體寫作.寫作訓練
(期中考)
第11-15周:古詩詞鑒賞訓練和文言文閱讀復習
第16-17周:語言運用.綜合訓練
第18-20周:現代文閱讀(必考)
(學業測試)
第21-23周:語言運用.基礎綜合訓練.考點輔導.
(名句名篇的背誦、雙基的訓練和作文將貫穿始終)
語文閱讀周計劃三
國家教育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著名哲學家周國平也說:“ 如果我是語文教師,我會注意培養學生對書籍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讀好書,多讀好的文學作品。所謂多,就要有一定的閱讀量,比如說每個學期至少讀三本好書。我也許會開一個推薦書目,但不做統一規定,而是讓每個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書。興趣盡可五花八門,趣味一定要正,在這方面我會做一些引導。我還會提倡學生寫讀書筆記,形式不拘,可以是讀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錄書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為了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落實我市語文備課會議要求,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整本書,引導學生閱讀書籍“取法乎上”,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豐富寫作素材,提高思想境界,提升高雅品位,增添理性內涵,進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要求,特制定淄博市高中語文讀書計劃。
基本要求是:
1、高中學生每個學期至少要購買或借閱3-4本書,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2、不提倡網上的快餐式閱讀,提倡深層次的紙本閱讀。
3、每個學生都要建立讀書筆記本,要養成抄寫的好習慣,抄寫優美語段或名言。
4、要在抄寫語段之后,重新用自己的語言對語段或文字進行組合,化成自己的文字,這樣就進行了“二次創作”,這是熟練運用作文材料的方法。
5、學校要在每兩周進行一次讀書課,或交流,或抄寫,或指導,或專題介紹等,方式可多樣。
6、學校要定期進行讀書筆記展示活動,讀后感比賽活動。
7、 建議每個學校一年進行一次學校讀書節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8、確立并公布《淄博市高中語文推薦閱讀書目》,學校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要求,增加一些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