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語文備課組計劃3篇
好的語文備課計劃可以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二下語文備課組計劃,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二下語文備課組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1、教材教學:高二下學期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個學期,從教材上來看,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閱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閱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鑒賞,還新增了《外國小說選讀》、《先秦諸子選讀》。寫作上則要求學生較好掌握議論文的寫作和應對話題作文的能力。
2、學生分析:學生在高二上學期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課外遷移不夠,閱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針對以上情況,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高二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1、完成《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讀)》后兩個單元、《外國小說選讀》和《先秦諸子選讀》的教學任務;共有10個單元。教學任務比較重。
2、加強基礎練習,落實單元訓練,努力提高學生考試成績;
3、加強備課工作,落實集體備課,通過集體備課促進共同進步;提高課堂容量與效益,提高教學質量.
4、并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其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及學生的主體地位,時刻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為目的。
三、工作重點:
1、提高備課質量,繼續學習新大綱,鉆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并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
3、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4、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名言詩句、文學常識、文化常識、成語等。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
(一)閱讀:(繼續制作“滴水藏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第一周:陳峰;第二周:沈莉;第三周:公偉;第四周:王建平。第五周:凌偉。以次論推。)
1、要求學生準備筆記本,用于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
2、課內閱讀:采取所用教材篇目(有一定選擇)和新教材部分篇目相結合學習的原則。對于重點篇目要精講,并要進行配套的訓練。要重在以教材為載體教會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
3、課外閱讀: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如教師推薦佳作、學生推薦佳作、摘抄作業、圖書館閱讀、寫讀書筆記、閱讀檢測等。要通過專題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一學期保證學生有15篇以上的課外現代文訓練。
學生每周必須要有1000字以上的課外閱讀量,每周要完成300字以上文字摘抄。
4、指導和訓練重點:課內課外文言文。
文言文一直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大難題,文言文學習要求學生認真踏實,還要肯花時間,教師的指導也非常重要。因此文言文的教學和訓練要貫穿整個學年,并要由淺入深加大訓練難度,擴大訓練量。教師要精選題并精講題,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
在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逐步滲透古詩詞的教學和訓練。結合課本中"唐詩""宋詞"兩個板塊的內容讓學生能自如應對簡單的古詩詞鑒賞。
一學期內,學生背誦古詩詞20首,詩詞名句50句,要求做到人人過關。每周一次小測驗。
(二)寫作:
1、要求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和作文本,分別用于隨筆和作文寫作。
2、進行分類訓練:
(1)隨筆:
養成每周動筆的習慣,善于觀察身邊的生活,樂于表達對生活、社會的思考和認識。
(2)作文訓練:
首先,要掌握一般體裁的文章寫作:
記敘類:在敘事中有意識地增強內容文字的起伏變化,避免平鋪直敘。了解幾種常見的聯想方式及其作用,并能在寫作中正確加以運用。懂得細節描寫的作用,掌握細節描寫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描寫場面的要領。
議論類:懂得議論要緊扣題旨的重要,掌握幾種常見的突出議論中心的方法。懂得"引證、假設"在議論性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認識層進結構的特點,初步掌握層層深入地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
說明類:能在寫作實踐中根據內容需要采用適當的說明順序,增強文章的條理性。其次,要掌握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及基本寫作技能:話題作 文雖說降低了審題要求,內容和范圍也相對寬泛,但并非不需審題,并非可以信馬由韁、天馬行空。如果忽視了對話題作文的審題要求,就邁錯了作文的第一步,引 導學生透徹地理解把握材料中隱含的重要信息,是保證寫好話題作文的前提。
(3)應用文:
了解并能初步掌握專用書信的基本特點和寫作要求。懂得調查報告的基本特點和寫作要求,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4)作文的訓練次數與訓練目標:
除隨筆外,我們將平時的作文指導與訓練總共安排8次,并將考綱要求及各項訓練點穿插到這8次指導與訓練中,這樣可以使作文指導更具有操作性、實效性,讓學生在每次的訓練中強化認識,掌握要訣,提高能力。
次序體裁訓練點要求:
1議論文審題與立意符合題意與文體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確。
2議論文議論文結構掌握議論文的各種結構方式,使結構完整。
3議論文論證的方法運用多種論證方法使議論文內容充實。
4話題作文審題引導學生透徹地理解把握材料中隱含的重要信息正確審題。7話題作文立意如何使文章的立意高遠
(三)其它:
1、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為后階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詩詞名句的積累。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的積累。成語、熟語的積累。佳作精彩片斷的積累。充分利用摘抄本。
2、充分利用好教學時間:
利用好早讀課的語文朗讀。每周一次去圖書館閱讀課外書。每兩周安排小測驗至少一次。課前可開設三分鐘小演講。
高二下語文備課組計劃二
一、 工作思路及目標
1、 保質保量并且及時完成教務處和教研組布置的工作任務。
2、 開展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
3、 加強教學研討,提高業務水平。
4、為高三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重點:
1.繼續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讓集體備課落得更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和教學資源。
2.精心設計、科學實施高二下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提高語文能力,強化語文素養。
3.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創造自由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4.夯實基礎,強化古詩文和文言知識的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具有進一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為高三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5.增加訓練“閱讀”和“寫作”,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三、具體措施:
1、統一教學計劃、教學進度。
2、形成備課組教學自控機制。
(1)每隔一周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固定地進行集體備課,定人定課,交流備課
設想。
(2)組內經常輪流聽課、評課,切實提高45分鐘課堂效率。
3、兩周進行一次堂上作文的訓練,作文訓練的重點放在學寫記敘文和議論文上。
4、作業批改堅持創新,練習設計重科學。大作文七篇詳批詳改,要求有尾批
或兩處以上的眉批。小作文以作業練筆的形式出現,每周至少一次,鼓勵學生自我創作和課外積累。
5、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要一周一小測。平時的小周測重點仍放在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上。
6. 利用早讀和晚讀,把的高考必背的課文篇目提前進行布置并想辦法落實好。
7、做好優秀生的輔導,抓好成績差的學生的具體指導工作。
8、認真做好月考、期中考的制卷、閱卷、講評工作。
四、其他工作安排
1、集體備課:每個單元的中心發言人,要詳細解說本單元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要全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后要各抒己見,細致討論,最終達成共識。
2、教研方面:主備課教師上一堂示范課。
2013--2014學年下學期語文教學進度周計劃安排表
高二下語文備課組計劃三
一、學期總體情況介紹
本學期高二語文備課組以學校各級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優化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向高三過渡為重中之重,備課組成員團結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互相學習,上好每一節課。在教學中,我們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備課組工作計劃為參考,落實了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同時,增加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更進一步地掌握了現代文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們基本都能較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高三學習打下了比較扎實的基礎。
總之,本學期的高二語文教學繼續本著高考及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進行。在鞏固已學的必修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學習選修課程。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總之,同學們已經為高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本期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務
經過高高二上學期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學習方法漸趨科學,學習語文的熱情也有所提高,在歷次考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語文總體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知識基礎得到一定的鞏固。雖有提高,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成績不夠穩定,缺乏解題技巧,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閱讀面、知識面窄。另外,大部分學生寫作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訓練效果不夠理想。尖子生還不夠尖。針對以上情況,經過備課組的討論,本學期初制訂了有針對性的工作計劃。一學期以來,本備課組以該工作計劃為工作的重點和方向,著力完成了如下工作。
1.根據學生特點,本學期在各班采取普遍教學、個別輔導的形式開展語文有效教學,重在點滴積累和模塊訓練,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更大提高。
2.培養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各位老師在本學期的教學設計上,在保證重點、難點解析透徹的過程中,添加了趣味因子,使語文課程在輕松愉快中進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語文學習事半功倍,本學期本備課組的各位老師都致力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良好的聽課習慣,記筆記習慣,完成作業習慣,勤復習習慣;同時加大督導力度,使一些學習語文比較懶惰的學生無處拖延。
4.做好高二與高三的無縫對接工作。
5.做好教學常規。
6.語文尖子生的培養。如何培養尖子生已經成為本校本學期的一個重大課題。由于上學期佛山期末統考本校尖子生表現不夠突出,這一問題尤其顯得重要。本學期本備課組做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抓緊語文尖子生的培養,使尖子生的成績能穩定而突出。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和學校的培養尖子生的新方法的實施,尖子生的成績有所提高。通過考試成績來看,有一批同學語文成績能穩居前二十名。
7.德育導師制的實施。高二年級是學校推行德育導師制的試點年級。本備課組的教師都能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為學校的探索提供一些參考。
8.臨界生的輔導。臨界生的成績能否提高直接影響本校的高考升學率。因此本學期我們就早早確定臨界生人選,將臨界生的輔導工作落實到人。
三、本期完成的主要教學任務
本學期重點學習了選修教材《唐宋散文選讀》《唐詩宋詞元散曲》和《傳記選讀》。《唐詩宋詞元散曲》重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重點作家的創作風格都做了了解。《唐宋散文選讀》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唐宋散文大家的文學風格為學習的重點。《傳記選讀》以傳記文體知識和傳主人格魅力為學習借鑒的重點,其中第三單元《古風余韻》為教學的重點。
本學期的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文言文的實詞積累,虛詞作用判斷、古典詩詞的宋詞鑒賞方法;寫作訓練密切配合課本內容,使學生獲得了思想的啟迪、情操的陶冶、審美能力的提升。
本學期使用的訓練題是《周周練》和《早讀晚練》。《周周練》每周兩練,題目的質量較高,題目的量也較適中,在老師的嚴格督促下,學生基本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起到為高三復習打好基礎的作用。《早讀晚練》不僅增加了訓練的量,還注重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每次語文早讀,老師都將早讀的內容布置給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堅持積累和訓練,為高三的復習做好了準備。
本學期寫作內容的訓練:依然以議論性的文章為主,逐步練熟學生寫作的基本技巧;寫作素材匱乏是學生的一大弊端,本學期著力指導學生收集素材,同時著力指導學生學會運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
四、具體做法
1. 落實教學常規,加強組內交流。
及時與組內教師交流日常工作,如授課、備課、作業批改、輔導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面的情況,作好溝通、反饋,并作好記錄。及時制定并經常交流教學進度表,確定本學期語文教學任務。除完成兩周一次的作文(大、小作文),結合高二語文學習的實際,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或摘抄,可利用欣賞課或晚自習時間進行班級內交流。
一個備課組就是一個整體,本學期,加強組內交流,主要體現在加強組內集體備課,共享資源,每周必有一次集體備課,確定研討主題,探討在新形勢下如何貫徹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授課形式。加強聽課,努力做到了互聽互評一次,形成本組的研討和諧氛圍。
2.積極參與和密切配合本科組及年級組活動,為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身良性發展作出最大努力。
結合高二年級實際情況和年級組的要求,加大了對學生學習督促落實工作,協助年級搞好日常工作,進一步加強了學風,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同時,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3. 整合備課組資源,同時,繼續捕捉高考動態,為高三學年備考作好鋪墊工作。
4. 顧全大局,完成學校統一安排的各項工作,加強與其它備課組的合作。由于本學期高二年級學生參加會考,我們備課組在完成本組正常事務的基礎上,積極配合了年級組的全級戰略,我們適當地減少了作業量,但提高了作業質量,在效率和質量上要成績。
5. 廣泛開展了學科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素質。開展了區現場作文比賽的本校選拔賽。按選拔賽成績,公開公正公平地選出16位同學代表本年級參加了三水區的現場作文賽。 不久前傳來捷報,本校二十七人參賽,二十二人獲獎,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