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錄取方式有什么變化
考生志愿由“專業(類)+院校”組成,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在“專業(類)+學校”模式下,由于每一個志愿都細化到了某一所院校的某一專業或專業類,因此不再設置專業調劑志愿。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陽光燦爛。點擊“免費測試你能上什么大學”吧!
新高考怎樣錄取
2023新高考采用“兩依據,一參考”的原則
新高考錄取將采用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新機制,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兩依據”是指全國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一參考”是指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參考條件,并將使用權交給高校。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文件要求,以后的高考將不斷完善關于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式,以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很多同學以為綜合素質評價只是一個輔助參考,但現在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都會調用綜合評價檔案,一定要認真對待。
2023高考能填幾個志愿
1、福建、江蘇: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都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高考志愿如何填報
一、選大學
同學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篩選能考上的大學,篩選的依據是考生的高考成績與一些高校的往年錄取分數線作對比。其次是通讀高校的招生簡章,招生簡章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很多高校的招生簡章會包括以下幾點:學校簡介,師資力量,專業簡介及招生計劃。同學們認證研讀各院校的招生簡介,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選大學的第二步是選擇好的大學,好的大學這個很難界定,但是好的大學卻意味著院校本身的各方面實力的綜合都會在全國名列前茅。例如第一檔為985院校,以清華北大為首的國內頂尖院校;第二檔是211院校。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等。第三檔就是除了985和211的一本院校,以此類推。
二、選擇專業
選擇專業大致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這樣選擇無疑是最方便的一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的專業很容易產生學習的動力。不過同學們在選擇喜歡專業的同時,要把未來的就業方向考慮進去,
第二種情況是沒有選擇專業的方向,這類同學就要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在高考成績中,我們會看到各科的分數,即使理綜或文綜是一個總分,我們在高考后也會估算出理綜或者文綜的單科成績,同學們可以根據成績的優異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第三種情況是沒有喜歡的專業,高考分數都很平均。這類同學就需要選擇一個好的專業,例如近幾年一些專業熱門或是就業前景很好,這類同學們可以選擇較為熱門的專業,但是切記選擇專業的時候要冷熱結合,避免落榜。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1.要考慮東北、西北、西南這些地區的名校
相比較東北地區的哈工大,吉大,大連理工大,東北大學;西北地區的西安交通大、蘭州大、西北工大;西南地區的川大,重大以及電子科大等等不一一列舉的大學。這些大學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專業優點以及強勢方面。
2.優先考慮六大類院校
六大類院校是什么呢?名字中帶有‘農業、林業、地質學、石油、礦業’之類的學校,當然或許你會覺得,哇!去了這種學校以后肯定是吃苦受累不討好的生活。
其實不然,這些學校出來的學生找到工作的幾率還是相當大的。但是就是因為名字的原因,可能這些學校的入學率還是相當的不靠譜,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是我們用最低的分數上最好的學校的因素之二。
3.考慮理工院校
這也是讓我們低分高就的重要法寶之一。理工類院校是什么呢?就是主打理工類專業的院校,理工容納的專業很多,除了大物、大化還有細分的很多專業。
當然第三個法寶主要是幫助文科生的。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這些大學對于高中文科生的要求分數很低。理工院校招生時,分數會大概率性的比文史院校要求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