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96個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陽光燦爛。點擊“免費測試你能上什么大學”吧!
1、考試成績首選。按照成績高低進行檢索,成績好的考生優先檢索進行投檔,直到高分學生志愿投檔到了對應高校后才會檢索轉到分數排名靠后的考生。一般是以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為單位進行操作,相對來說考試發揮好的學生更加有優勢一點。
2、遵循志愿填報順序。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是有先后之分的,意向高的靠前,意向低的靠后。在投檔的時候計算機會參考考生的分數和志愿填報順序進行投檔。它會先檢索出排名第一的志愿,若符專業和院校的標準的話就會投檔,不符合則檢索第二個,以此類推。
3、投檔只有一次機會,沒有機會進行補檔。平行志愿看似數量很多,但它給予考生的選擇是唯一性的,它遵循的是一投定“生死”,每個考生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它意味著考生填報的只要符合標準被投到了一個高校的專業志愿里面,剩余填報的志愿都是沒用的。
新高考96個平行志愿填報技巧是什么
可以采取“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策略,各志愿院校之間拉開適當梯度。在遵循規則的前提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學校。
建議大家前20-30個志愿大膽沖擊那些比自己成績高出一點的心儀高校,不要開始就畏畏縮縮,萬一機會就降臨到你身上呢,那豈不是賺大了。
然后30個往后的每個志愿的填寫都要比前一個被錄取的可能性增加,最后的幾個志愿一定要是保底的,保證自己一定能被錄取的志愿,爭取一次上車,不然等到最后,好的都被挑走了,還有可能沒車坐,豈不是欲哭無淚。
2023高考能填幾個志愿
1、福建、江蘇: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都是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校”為單位,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2023高考志愿的錄取順序規則
1、順序志愿
目前所有省的普通批都是平行志愿了,有的省的提前批還是用的順序志愿,所以如果不填提前批都不用管順序志愿什么意思。
順序志愿很簡單,就是按你填志愿的順序來,所以,順序志愿填報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穩,第一個就要選相對有把握能讀上的。
2、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區別就蠻大的,比如AB兩個大學你考了500分,填的順序是AB,你同學考了501(只比你多一分),填的順序是BA,那如果A大學只剩一個名額,你同學沒有被B校提檔情況下,就只會招你同學,因為他分數高。
第一與第二志愿有什么區別
1、錄取順序不同
第一志愿:大學招錄時線錄取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沒被錄取的情況下,才會錄取第二志愿。
2、填報規則不同
第一志愿: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填錄取分數高的學校,第二志愿就要填報錄取分數偏低的學校;第一志愿為部委屬或“211”“985”工程院校,二志愿就可以為一些地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