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篇1)
五四運動,102年的奮斗征程,102載的光輝歲月。
102年前,我們在_廣場外高舉“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旗幟;而今,我們在天崩地裂中高呼“眾志成城,抗爭救災”。
102年前,我們呼喚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今,我們提出“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的口號……
102年過去了,時代與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五四精神依存,仍然是引導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因為在這九十年間,五四精神不斷的被賦予新的內涵。
歷史將銘記1919年5月4日,那一天廣大愛國青年的覺醒與團結促成歷重要的轉折——五四運動,他們發揚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掀起一場聲勢浩大愛國運動。這場運動,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中國歷史由此邁入新的歷程。
蔡元培先生為振興中華培養了一批批英才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使北京大學群賢畢至,精英薈萃,成為了新文化思想的傳播中心。陳獨秀創辦了“新文化運動”中影響力的刊物《新青年》,李大釗則以筆做槍的前驅,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組織者,而傅斯年、羅家倫、段錫朋、許德珩、張國燾等則成為了這場運動中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著那個時代所代表的愛國主義。
“少年強,則國家強”。五四運動以來90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60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30年的歷史無不充分表明,青年確實是我國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有生氣的一支力量!祖國為有這樣的青年而驕傲,黨和人民為有這樣的青年而自豪!
我們仍記得夏天非典型肺炎鋪天卷地襲來,奪取了許多人的性命,而為了能夠采集到Sars病毒的樣本,胡志紅獲得國外病毒學博士學位后,毅然謝絕了加拿大眾單位提出的博士后邀請,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投身于抗擊非典的行動中,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與病毒較量的女科學家”的她,無數起得冒著被傳染的危險多次往返于疫情高發區,潛心研究疫苗,篩選抗病毒的藥物。
胡志紅憑借著在抗擊非典時的特出貢獻,成為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在國家有難的時候,胡志紅發揮出科研人員的力量,為國家為百姓做貢獻。她的所作所為,是一種責任意識和愛國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對“五四精神”的解讀。
在——中國多災多難的一年,我們更能從中看到廣大青年的愛國情懷!在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后,曾經的天府之國在瞬間變得滿目瘡痍,生靈涂炭。這巨大的災難,吹響了抗爭救災的集結號。成千上萬的救援大軍從四面八方奔涌到災區,然而,除了官方的救援以外,還有這么一個龐大的隊伍,成為了汶川的地震后重要的救援力量。他們或無怨無悔地奔走在救災的前線,或默默無聞的在后方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
在其后的北京奧運會中,志愿者們更加充分表現了他們的力量,有媒體曾經這樣評論志愿者的作用:“170萬志愿者是奠定北京奧運會成功的基石。”他們身上散發著的不再僅僅是無私的奉獻精神,更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憂國憂民的愛國心。
紀念歷史的意義在于汲取與反思。五四運動已經過去90年了,我們紀念五四運動,于是我們應該從中批判的繼承與發展五四精神。當年,我們為了民族的獨立于解放而抗爭;而今天,我們則是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而奮斗。在這個高舉“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下,中國正慢慢的強大起來,但我們仍然要借鑒前人的寶貴經驗,發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斷的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追求真理,追尋時代的潮流,把握時代的命脈地進行創新。
對五四價值的丈量,可是看做是現實的一種映射。五四運動作為一個時間點,90年的距離也許帶給我們漸行漸遠的感覺,但是其揭示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學的觀念,是足以勾畫出一幅當代中國公民社會的精神藍圖。
讓我們一起接受五四精神的傳承,讓我們的青春在新時代的光芒下綻放美麗的色彩!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篇2)
近日,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入圍名單中,一張肖像照刷屏網絡。這張“照片”看不到五官和長相,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和胸前的一面五星紅旗,卻讓無數人動容。為集中展示當代優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評審出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入圍個人與集體,同時還共青團中央公布“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扶貧濟困、敬老愛親”____名“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為此,作為新時代基層青年干部,發揮青年力量,我們該如何擔當起“五四青年”角色?
聚焦政治能力,堅定政治方向。黨對領導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標準是衡量領導干部的首要標準。青年干部要始終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武器,提高自身素質,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在工作中,要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搞清楚黨和國家的要求是什么、我們的措施是什么,弄明白群眾的期盼是什么、自己應該干什么。強化理論武裝,做知行合一的“活字典”,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既要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也要在擴大知識視野上求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推動工作發展上見實效,真正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金鑰匙”。
聚焦正風肅紀,當好廉政干部。嚴明黨的各項紀律,積極參加黨支部集體學習和單位紀律和廉政教育,認真對待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從嚴正身律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嚴格遵守紀律,不斷錘煉過硬作風,慎獨慎微慎行,真正做到“底線不丟、紅線不越、高壓線不碰”。
弘揚奮斗精神,創造幸福生活。五四運動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是對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民族復興大業、實現中國夢最有力的動員。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把樹立遠大理想與腳踏實地結合起來,培養創新能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服務群眾,勇做不愧于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向所有“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致敬,向榜樣學習,擔當起“五四青年”角色,用一生來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篇3)
風華為人杰,巾幗逞英豪。與往年不同之處,在疫情防控戰疫場上巾幗不讓須眉,到處閃現著“巾幗身影”,凝聚著“巾幗智慧”、貢獻著“巾幗力量”,綻放著“巾幗芳華”,這一刻她們點亮了“巾幗底色”。
每一場特殊戰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會涌現一批無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雙手,被防護服包裹束縛著的笨重身軀……一切的痕跡,是你們逆行與病魔抗爭的最美樣子。
我們要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風雨兼程守候在每一個防疫站點,感謝你們叩響一戶戶房門摸排勸導,感謝你們剪短了長發只為救助更多患者,感謝你們身兼數職為隔離群眾送上暖心服務,感謝你們在疫情肆虐之時,不懼生死,勇敢奔向抗疫前沿,感謝你們的家人、親友給予的傾情支持。我們想對你們說一聲:姐妹們,你們辛苦了!我們為有你們這樣挺身而出,英勇奮斗的“巾幗英雄”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你們是堅守者——武漢封城,當地的居民堅守他們的家園,不讓病毒外傳,始終堅守著病毒傳染的最后一道防線。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背后為你默默堅守, 醫護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戰袍,投身無聲戰場;建設者晝夜施工,血肉之軀,展示中國力量;還有無數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衛工人們逆風而行,堅守崗位。這就是萬眾一心的中國精神與力量!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最強堅守者致敬!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篇4)
眾所周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主義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是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它所帶來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這是一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后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同時,“五四運動”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無疑對社會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五四運動”的發生距現在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了,也許有許多人會說“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很多人也都認為“五四精神”只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于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但是我認為“五四精神”是與每一個炎黃子孫血肉相融的民族精神,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這種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時代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并將之努力傳承和發揚下去。
時至今日,回想起當年屈辱的歷史,我還會心頭一顫:是“五四運動”為我們帶來的先進思想,使我們不再如以前一樣迷茫;是“五四運動”為我們社會帶來了新興的活力,使我們不再甘于被壓迫;也是“五四運動”為我們帶來了變革的精神,使我們不再一生不變地塵封于世;更是“五四運動”為我們社會帶來了福者,為廣大人民帶來了活力,為國家永葆生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五四運動”的精神乘著時代的春風隨之涌來,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青年,親眼見證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社會一步一步走向了現代化發展建設的變革歷程,親身感受到了黨對我們青年的關懷、重視與栽培。我們更應該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學習。
“五四精神”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愛國主義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所有中華兒女都應萬分珍視,珍惜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四精神”時刻提醒著我們,愛國的思想應該時時記在心中,發揚“五四精神”,與時俱進,同時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始終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勇敢地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搶抓機遇,應對挑戰。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國家安全機關干警事跡心得(篇5)
為紀念五四運動102周年,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4月28日,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獎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從瓊中女足到四川航空劉傳建機組,再到涼山州森林消防西昌大隊,從獲獎者的感人事跡中,我深深感受到新一代青年人身上閃耀的積極奉獻、勇于擔當的寶貴品質,更深刻認識到我們所肩負的服務人民、強國報國的責任使命。
回想百年前的中國,帝國主義列強百般欺凌,北洋軍閥統治黑暗腐朽,中華大地山河破碎、風雨如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西方列強把持巴黎和會,要求把德國侵占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群情激憤,久積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怒火,率先在青年學生中噴發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13所高校3000余名愛國學生,高喊“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號,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轟轟烈烈地爆發了!運動浪潮迅速席卷全國,一時間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全民族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在沉沉黑夜中,點燃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希望火種!從此,中國革命翻開新的篇章,中國歷史進入新的階段!
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到改革建設的新時期,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同人民一起奮斗,同人民一起前進,勇做不愧于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今天,五四的吶喊仍然響徹國人心中,五四的號角依然激勵民族前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在緊跟著黨、忠誠于黨的前列,走在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前列,用一生踐行跟黨走的理想追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