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解題比賽試題
語文,一般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
今天學習啦小編將與大家分享:小學生語文解題比賽試題 ,以下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學習,更多知識盡在學習啦,來看看吧!
小學生語文解題比賽試題
一、找出下列成語中的錯別字,并改正。(2分)
旁若無人 談笑風聲 狼狽不堪 微不足道
閑妻良母 錯綜復雜 浮光略影 金壁輝煌
錯別字:
改 正:
二、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輕盈(yínɡ) 軀殼(ké) 諺語(yàn) 虐殺(niè)
B.應和(yìnɡ ) 醞釀(niànɡ) 枯涸(hé ) 梔子(zhī)
C.徘徊(huí) 恬(tián)淡 潛力(qiǎn) 鱗次櫛(jié)比
三、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社區希望通過開展節約用電教育,防止人們不浪費用電。
B.學生不但喜歡這種游戲,而且青年教師也喜歡。
C.我們要引導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靈去感受世界。
D.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磨練了意志,增長了見識。
四、古詩文填空。(5分)
1.向晚意不適, 。(《樂游原》唐 李商隱)
2.“ , ,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唐 張志和)
3.唐朝詩人白居易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中這樣寫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其中,“歲”是 的意思。其中,橫線上所填的詩句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表現了小草 。請把這首詩的后半部分補充完整:遠芳侵古道, 。又送王孫去, 。
閱讀理解 (40分)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練習。(10分+30分)
(一)孔子游春(節選)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2分)
或: 德行:
2.由“善施教化”你想到的成語是: (1分)
3.請結合生活談談你對這段話中加點句子的理解。(3分)
4.由文中的“……”可以看出,水是真君子,不僅因為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還有更多原因。請你結合生活觀察與感受,仿照課文表達方式,寫一句話。(2分)
水 ,它好像
5.請寫一句孔子關于教育或學習的名言。(2分)
(二)腳步聲
①我走過湖畔山林間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鳥尚未歸巢,松濤也因無風而暫時息怒……突然間聽到自己的身后有腳步聲,這聲音不緊不慢,亦步亦趨,緊緊地跟隨著我。我暗自吃驚,害怕在荒無人煙的叢林間碰上了剪徑。回過頭來一看:什么也沒有,那聲音原來就是自己的腳步。
②照理不應該被自己的腳步聲嚇住,因為在少年時我就在黑暗無人的曠野間聽到過此種腳步聲。那時我住在江邊的一個水陸碼頭上,那里沒有學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莊上有一位塾師在那里授館,我只能去那里讀書。那位塾師要求學生們苦讀,即使不頭懸梁,錐刺股,卻也要“聞雞起舞”,所謂聞雞起舞就是在雞鳴時分趕到學塾里去讀早書。農村里沒有鐘,全靠雞報時。“雄雞一唱天下白”,那是詩句,實際上雞叫頭遍時只是shǔ 色萌動,到天下大白還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這黑暗中向兩華里之外的學塾走去,周圍寂靜無聲,卻聽到身后有沙沙的腳步聲,好像是誰尾隨著我,回頭看時卻又什么也沒有。那時以為是鬼,嚇得向前飛奔,無論你奔得多快,那聲音總是緊緊相隨,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學塾里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塾師,塾師睡在床上教導我說:“你不要怕鬼,鬼不傷害讀書人。你倒是要當心人,壞人會來剝你的衣裳,搶你的錢。”
③老師的教導我終身不忘,多少年來我在黑暗的曠野中行走時從來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給一拳,或者在背后捅一刀。不過,這種擔心近年來也淡忘了,因為近年來我很少在黑暗的曠野中行走,也很少聽到自己的腳步聲。
④是的,我聽不到自己的腳步聲已有多年了,多年來在繁華的城市里可以聽到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響:有慷慨陳詞,有嘁嘁私語;有無病的呻吟,也有無聲的哭泣;有舞廳里重低音的轟鳴,也有警車呼xiào著穿城而過……喧 xiāo、轟鳴,什么聲音都有,誰還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
⑤想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好像必須在寂寞的時候,在孤苦的時候,在泥濘中跋涉或是穿過荒郊與空林的時候,這時候你才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腳步聲:那么沉重,那么遲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憊;躑躅不前時你空有嘆息,無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種腳步聲能夠清楚地告訴你,你在何處,你是從哪里來,又欲走向何處?那腳步聲還會清楚地告訴你,它永遠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xiāo聲中,凡夫俗子們不可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你一出門、甚至不出門便可聽到整個的世界有一種嗡嗡的轟鳴,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爭吵不休還是舉杯共飲,分不清是胡言亂語還是壯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來者是哪個星球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腳在走路,而是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難聽見自己的腳步聲了,只聽得耳邊呼呼風響,眼面前車輪滾滾,你不知道是在何處,忘記了是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行動就是一切。
⑦偶爾到空寂的林間來了,又聽到了自己的腳步聲。聽到這種聲音的時候,似乎覺得有一股和xù 的風,一股清洌的水穿過了心頭。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時代,又回到了孤寂的時候。仔細聽聽,還是那從前的腳步聲,悠閑而有些自信,只是聲音變得更加輕微,還有疲憊之意。是的,我從鄉間走來,邁過泥濘的沼澤,走過碧野千里,那腳步當然會失去了原有的彈跳力。可它還是存在著,還是和我緊緊相隨,有這一點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腳步會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個目的地是永遠也不會到達的。如果我能到達的話,后來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標雖然難以達到,腳步卻也沒有白費,每走一步都是有收獲的。痛苦是一種收獲,艱難是一種收獲,哭泣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體驗,要不然你怎么會知道歡樂、順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總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邊的巖石上坐下來,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陽從不擔心明天的路,它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處,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邊。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見有一條金色的光帶鋪在平靜的湖水上,從日邊一直鋪到我面前,鋪到我腳下的巖石邊,像一條寬闊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腳,就可以沿著這條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邊,走到天的盡頭,看起來路途也不遙遠,走起來也十分方便。這種景象我見過多次了,它是一種誘惑,一種人生的暢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條金色的路,躍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盡頭,走到你心中設想的目的地。可你別忙,你只須呆呆地在巖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陽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沒有金光大道可走,還得靠那沉重的腳步老老實實地挪向前。
(選自《北京文學》,略有改動。 作者 陸文夫)
1.根據拼音,在田字格里寫出正確的字詞,注意寫端正、規范。(2分)
shǔ xiào xiāo xù
色萌動 呼 喧 和
2.在下列帶點字的正確讀音上打“√”。(2分)
泥濘( nìn nìnɡ ) 哽咽(yàn yè yān )
拖沓( tà tā ) 剝你的衣裳(bō bāo)
3.聯系上下文,寫出下列帶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害怕……碰上了剪徑。
(2)在泥濘中跋涉
4.年輕時的腳步聲是 ,現在的腳步聲是 ,腳步聲的特點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
讀完全文,請你說說 “腳步聲” 在文中的象征意義: 。 文章的這種寫法稱為 。(6分)
5.聯系上下文思考:“在都市的喧囂聲中,凡夫俗子們不可能聽到自己腳步聲”的原因是什么?(2分)
6.第⑦段“我不希望那腳步會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個目的地是永遠也不會到達的。”
句中“心中的目的地”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的?(4分)
7.第⑧段中為什么說“能走總是美好的”?(請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8.文章開篇寫現實親歷的一場虛驚,又寫了少年讀書時代為自己腳步聲所驚嚇的回憶。
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
9.從文章結構上看,第⑦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請仔細閱讀第⑨段,看看畫“ ”線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想說明什么?并
說說對畫“ ”線句子含義的理解。(6分)
作 文 (5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家陸文夫在他的一生中堅持聆聽自己的腳步,因此始終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與人生軌跡。生活中,我們需要用耳聆聽,聆聽自然的聲音,感受自然的美妙;我們需要靜靜地用心聆聽,聆聽別人的聲音,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受人生的豐富與美好。請你結合自己的教學或生活經歷以“聆聽 ”或“ 聆聽”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把題目補充完整,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要有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感悟。文中不可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