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復習語病問題練習
修改病句是一項綜合能力訓練,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判斷能力。改病句時要對癥下藥,不要隨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內容和文字。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一下:小學語文復習語病問題。
一、常見語病問題類型
1、搭配不當
句子中一對詞不能搭配或違反語言習慣就是搭配不當。
2、重復羅嗦
重復羅嗦就是指一個句子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詞同時出現使用。
3、歸類不當
歸類不當是指將不屬于同一屬類的事物放在一起。
4、成分殘缺
一個完整的句子應該是“枝葉”齊全,意思完整明確的。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葉”,就是成分殘缺。
5、用詞不當
用詞不當是指句中所用的詞不符合語境,或用了詞義相近,甚至相反的詞。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詞序顛倒
詞序顛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詞沒有按一定語法順序進行造句,而是詞的順序顛倒了。
8、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違反常規。
9、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稱交代不明確,造成句子意思混亂
二、考考你。
1.每個小學生都應該上課專心聽講的好習饋。
2.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3.我們要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增加學習效率。
4.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種極壞的作風。
5.近幾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6.經過普法教育,群眾普遍的覺悟提高了。
7.黃繼光不但壯烈犧牲了,而且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8.我們在學習上應當有不怕困苦的精神。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恰當的詞語。
1.我們慶祝李明評上了“三好學生”。
2.我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情趣。
3.抗日戰爭時代,我國出現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四、改正下列句子中詞語搭配不當的地方。
1.他那和善的眼睛里射出慈愛的光亮。
2.我們漫步在郊外的航道上。
3.我在區運動會上,為學校爭得了名譽。
4.兩山之間流動著彎曲的小路。
5.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口令。
五、下面的句子不完整,請加以補正。
1.我們必須講衛生的習慣。
2.老師講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兒。
3.戰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跡鼓舞我們。
4.清明節前的晚上。
六、改正下面句子中詞序排列不當的地方。
1.語文對我特別感興趣。
2.我把兩件新舊毛衣送給災區的小朋友。
3.校門兩旁的迎風招展紅旗。
4.我們討論了并且聽了老紅軍的報告。
5.陽光照在透過玻璃的桌子上。
6.這個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7.老師表揚了好人好事李小明助人為樂。
七、改正下列句子中詞義重復的地方。
1.山村里,滿山遍野到處都是果樹。
2.我有一條很紅的鮮紅的紅領巾。
3.中秋節的晚上,我望著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4.春天,路兩旁栽上了綠油油的綠樹。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不妥當的地方。
1.《中國少年報》和《兒童時代》這兩種報紙我都愛看。
2.燦爛的陽光淡淡地照耀著大地。
3.花園里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黃菊花。
4.大家都講衛生,我們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5.他的家鄉是北京人。
九、綜合練習。
1、驕傲自滿是學習上的阻礙。
2、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3、看了這部電視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游樂項目。
5、聽了這段報告,使我們懂得了許多道理。
6、即使你是天才,卻同樣離不開老師的培養教育。
7、堅持寫日記,寫作能力就會迅速提高和擴大。
8、這種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意浪費,是可恥的。
9、我們要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方法。
10、報曉的公雞是起床的信號。
11、我們要認真糾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12、多讀好書,可以豐富和提高我們的知識。
13、《小學生語文學習》和《中國少年報》是我最喜歡讀的報紙。
14、少先隊員要熱愛祖國和公共財物。
15.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鋪上了綠色地毯。
15.少先隊員要發揮革命傳統。
16.因為老舍愛養花,而且養了許多花。
17.小興安嶺的夏天是個美麗的地方。
18.媽媽買了水果、桃、蘋果,還有巧克力。
十、修改段落。
老師傅聽了這話,一下子,摟住了徒弟的肩膀,一棵淚珠涌出了
多皺的眼角,他異口同聲地說:“真多虧你了,否則,還不知怎樣結
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