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義務教育在校生或減少三千萬
根據七普調整后的出生率,以及國家最新發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655萬人,2016年出生人口為1883萬人,但到了2022年僅為956萬人。從2015年到2022年的8年間,我國出生人口的大幅波動,將逐步使不少地方學位的緊張程度也呈現明顯波動。
2023年進入小學的新生,集中出生于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這段時間是“全面二孩”放開后的最重要時間段。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較2015年有明顯提升,從2015年的1655萬人,提升到2016年的1883萬人。
2017年開始,全年人口出生數持續下降,2018年又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2020年、2021年都比前一年減少200萬左右。最終至2035 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規模將比2020年的1.4億減少約3000萬。
面對這一局面,多地已經采取了應對措施,除了發布的學位預警進行調節,入學新生大幅增加的學校也在想辦法應對。未來,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下跌,很多地方的義務教育階段學位富余會非常明顯,但另外一些地方則會持續緊張。
義務教育在校生減少會產生哪些影響
人口負增長對小學影響比初中要大,因為小學在規劃時分布更密、服務半徑更小,所以總體基數上也更大,而初中輻射的面積更大一些,所以存在更多冗余空間。
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以公立大學為主體,而且最頂端的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但在未來大學之間的競爭也會加劇,預計不久的將來“雙一流”建設高校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當未來學生數量減少,學生選擇權更多的時候,必然會激發各個高等學校增強內部改革的動力。隨著學齡人口的減少,屆時學費收入會減少,各高校為了生存需要,必然會調整戰略進行差異化發展。
什么是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
其實這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年限制為九年制,即又稱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民國時期的文盲率,一般認為是80%,比如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毙轮袊鴦倓偝闪贅I待興,但中央領導一步到位把義務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體現了國家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堅定信念。 [1]
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國義務教育發展成就斐然,自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利用25年時間實現了全面普及;利用短短10年左右時間,實現了縣域基本均衡發展,普及程度和教育質量處在世界前列,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普及高中義務教育何時能實現
關于實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的問題,在今年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大會上,相關部門的人明確表示,我們國家目前還不完全具備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條件。這也意味首從目前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只能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至于什么時間會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這要看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來決定。要實現義務教育,首先要實現普及教育,從這個角度來看,實現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要比實現從學前三年到初中階段的義務教育條件更加充分一下。因為,到2020年,高中隊伍教育就普及了,而且目前在高中階段,許多地方對于職業教育已經實行了免費教育,所以再一定條件下實現從小學到高中階段的義務教育,也是非??赡艿摹?/p>
無論能否實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都應該看到,到2035年我國的教育體系將迎來一個新的轉折點。我們已經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到2020年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而目前根據國際通行標準,我們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階段,到2035年再普及了學前三年教育。我們就形成了從學前三年到大學階段的普及教育的國民教育體系,那時侯,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完整的教育,而且教育的質量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這時實現十二年、十五年免費教育、甚至是義務教育也不是不可能的。
12年義務教育實施影響因素
一、全面推行12年義務教育的時機尚未成熟。
雖說九年義務教育措施推行至今,已然是取得很大碩果,發展的也是相當的成熟,但是在全國范圍內依然有400多個貧困地級縣尚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西部也有8%的地區的缺口,如果此時全面普及12年義務教育,那這些比較落后的地區怎么辦,只會讓這些地區的孩子在教育資源上于城市拉開更大的差距,與城市居民的貧富差距更大,只有更大程度的享受到教育公平,這才是義務教育的初衷和本心。
二、國情需要12年義務教育步調緩慢些。
雖然說教育的發展需要和社會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相匹配,呈現出統一的步調,顯然這是需要一個緩沖時間的,不可能說中央一紙文件就能立刻實施的妥妥當當,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綜合國情,從實際出發才不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所以現在國家優先給發達城市和貧困地區提供幫助和投入,讓義務教育真正發揮出功效,以便使教育更加的公平,教育資源的分布也更為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