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廣州小升初政策全面解讀
“小升初”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家長,要從關注孩子“小升初”的高原區表現入手,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溝通,注重孩子真正的幸福快樂,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做好“小升初”的各種準備,讓孩子擁有美好明天。
一、“小升初”四種升學方式基本不變
1、體育、藝術特長生:各區將組織體育、藝術技能測試
2、市和區外國語學校免試招生
3、民辦學校招生,全市有168所學校免試招生
4、7月中旬,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或劃片入讀公辦初中,保障符合條件學生的入學
二、招生方式微調
1、取消小升初“推薦生”做法
2、初中招收體、藝特長生比例逐年減少
3、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免試招生
4、市屬:按“指標分配到區+電腦派位或抽簽”方式招生
5、區屬:50%以上招收地段生,有住宿制的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比例根據宿位調整
6、民辦學校免試、自主、限時招生
兩大變化
變化1
公辦外校從“面談”改為“派位或抽簽”
市屬外校學位 抽簽隨機獲得
去年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生方式是“指標分配到區+面談”,但所謂的“面談”其實是變現的口頭答題,加上外國語學校是公辦學校,按其性質也該免試入學,所以今年外國語學校的招生調整為“指標分配到區+電腦派位或抽簽”。
據介紹,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以當年招生計劃的3倍為電腦派位或抽簽指標數,指標以當年畢業生英語綜合能力為主進行分配,具體分配細則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區畢業生規模制定,于當年5月20日前通過本區教育行政部門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布,并于當年6月15日前完成分配工作。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根據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指標名單,按電腦派位或抽簽方式隨機產生錄取名單。
變化2
區屬外校學位 50%給地段生
而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原則上應在招生計劃中安排50%以上的比例招收地段生。至于區外國語學校會以哪種方式招生,則由各區來安排,原則上各區會跟市的要求走。
“招收地段生的比例要逐年增加。各區不得通過考試或任何變相考試的方式推薦或選拔招生。”江東表示,列入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指標名單的學生,享有市屬和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兩次招生機會。
【重要提點】
公布招生計劃:4月15日前市、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于通過學校網站等渠道公布。
招生時間: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于當年小學畢業考試結束后第1天上午進行電腦派位或抽簽,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于當年小學畢業考試結束后第1天下午開展招生錄取工作,市、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招生工作于當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