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小升初名校與民校
做好小升初的準備工作,其中的因果我想不用小編來說,各位家長也知道小升初的重要性。但是偏偏這其中有許多的難以抉擇。今天小編要與大家探討的關于小升初的消息是:2015小升初 ,名校與民校。
在往年的廣州小升初里,最為激烈競爭的莫過于優質民校的學位,這部分學位大概有3000個左右,卻吸引了每年小升初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報考競爭。究竟優質民校有什么吸引力?而公校名校又有哪方面的優勢與之“抗衡”呢?
優質民校的優勢
1、有重點高中的背景
在廣州小升初里,不少優質民校都是過去重點中學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這是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當年教育部門一聲令下,“義務教育階段不設置重點中學”導致重點中學初中部取消,執信、廣雅、鐵一等中學原本的初中教育資源無法消耗,最終只能以民間辦學的形式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入讀這類民校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享受優質公校的資源,比如師資、教學環境等,或者能夠獲得學校許諾成績達標就能優先入讀該校公校的高中。
比如:
①廣雅中學和廣雅實驗學校、白云廣雅實驗學校;
②廣大附中和白云廣附實驗;
③廣東實驗中學和省實附屬天河學校;
2、學校教學質量有保障
由于民校是屬于國家機構以外或是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辦學,因此學校自負盈虧,需要自己承擔運營成本,因此學校對學生成績的要求也會比公校嚴格,對于那些學校自覺性不足的學生來說,在民校學校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較大,對教學質量有所保障。而且現在大部分以“公校辦民校”形式辦學的民校都有公校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持。
比如四中聚賢中學平日活動可以使用廣州市第四中學的高中部操場和部分課室,而越秀區明德實驗學校則可以使用廣州市第三中學的活動設施。
3、沒有戶籍限制
地段生可能導致孩子與理想名校無緣,但因為孩子成績較好,不滿足于上普通初中,需到教學質量好的區就讀,但不符合可跨區就讀的要求,從而不能參加理想學校的推優或派位。對于這類學生,入讀民校就沒有這種煩惱。民校的招生一般是面向全省甚至全國戶籍,更有民校的國際部能夠接收外國籍的學生,因此對于跨區、跨市、跨省的學生接受優質教育都提供了便利。
公校名校的優勢
1、享受國家的政策支持
不少家長都對公辦學校趨之若鶩,這是為何?因為公校能夠享受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補貼,收費較低,而教學質量有所保證。
2、受政策影響較小
公辦學校較民辦學校相比,更具穩定性,政策的變化對公立學校的影響較小,不像民辦學校的影響力那么大。雖說如此,但在2015年推薦生取消,也許會對公校的招生造成一定的影響。
3、辦學規模較大
一般來說公辦學校是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因此辦學規模較大,過往廣州的重點中學同時具有初中和高中,且辦學水平也會相對較高。入讀公辦學校就能享受到國家資源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