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三種學習境界
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愛因斯坦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中學生的三種不同學習境界,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的學習境界一、苦學
提起學習就講"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處于這種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他們那里,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
中學生的學習境界二、好學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饑似渴,常常注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中學生的學習境界三、會學
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目前,中學生的學習中,第一層居多,第二層為少數,第三層次更少。我們應當明確,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會學習,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21世紀中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在輕輕松松中學好各門功課。
延伸閱讀
愛因斯坦談學習方法
學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許你不會同意我,每天一背起書包你就垂頭喪氣,仿佛一場災難即將降臨。你害怕上學,主要是你害怕學習。如果說得更確切,那就是你不會學習,是吧?
不用羨慕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你是否想過,你也可以在學習上出類拔萃。你行的,而且你一定行的。
成績好的關鍵就是你會不會學習。其實我很早就總結了一個關于成功的公式:
W=X+Y+Z(成功=刻苦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費話)
少說費話相信你一定做得到,或許你也很刻苦,但是你能不能確信你現在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呢?
學習方法事實上決定了你的成績,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頭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樹,但用電鈕十分鐘就完事了。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學習,你也不會取得好成績。因此,你會經常看到那些整天抱著書本,戴著厚厚眼鏡的人,一上考場常常被打得一敗涂地。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不對。
不過,我首先得坦言我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糟糕,原因也是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如果我以前就讀了一些關于如何學習的書,那我的成績肯定不會那樣糟。
除了方法我還想談談興趣,你一定要對你的學習感興趣,否則你會感到很不愉快。好的方法在你的興趣指引下會事半功倍。我曾經這樣來說明我的相對論:在火車上,你與一們美麗的小姐相對而坐,已經過了一小時,你好像才進了十分鐘;如果你對面是一個滾燙的火爐,才過了十分鐘,你就會覺得好像是一小時。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總是樂于沉迷于感興趣的事情,而對不感興趣的事情就會精神浮躁。你在心情愉快的時候,你的學習效率是你平常的好幾倍,而且會記得很好。如果你把學習當做“火爐”,那你在課堂上就會度日如年。
只有學會學習的人,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在快樂中學習光們才能學得更聰明。上帝總是獎賞那些走在別人前面的聰明人——那就是未來的你。
熱愛學習吧!年輕人!